從去年十一月開始,我在「味道圖書館」的廚房收集新知舊雨的家庭食譜,收集過程是請他們來煮一次給我們嘗嘗,眼睛看過,嘴裏吃過的特別記得牢。何家的肉餅和盧家的藕餅有些什麼不為外人道的秘方,請公開吧。家中長輩是幾時教你做飯的?吃飯時有什麼麼規矩?最愛吃的媽媽菜是什麼?
在他們做飯時我邊學習邊跟他們聊天問問題,有朋友九歲開始為弟妹做午飯,因家中大人都上班去了,媽媽見她有慧根便積極培訓,後來便成為餵飽一家九口的那雙手,而且練得身手敏捷可以在短時間內擺出一桌飯菜。
另一位做音樂的朋友對聲音特別敏感可能來自自小父親便教他注意進餐時餐具盡量不要發出聲響,如斯嚴謹的家教也沒挫折他對煮和吃美食的熱愛,證明那是真愛而世伯做的菜真的美味到一個地步能令小孩安靜規矩地吃光。
最愛的媽媽菜一定是老幼咸宜的餛飩,我們成長的年代是很多婆婆媽媽仍會親手做菜燒飯給家人吃的七十年代,良家婦女過日辰活動之一是做點心、小吃,蒸糕點包餛飩是基本功。而且長輩在做飯的時候,某些工序亦可讓小孩子參與,讓他們覺得自己像大人,會做家事;也可以借食材、配料講故事教導孩子們珍惜和感恩,這種溝通,現在好像愈來愈少。
從前在家吃飯是理所當然的,可以在家宴客是值得驕傲的,要炫耀的不是豪宅而是主婦的廚藝,哪怕大大小小十多人擠在一個三百呎的小單位,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得高興開懷就是美事。
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結構,造成各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較富裕的人家買菜可以不用考慮那麼多,出手闊綽些材料豐富些。清貧家庭的主婦要量入為出反而衍生出更多創意,激發到做菜的人以巧手烹調彌補材料的簡單,真正的美食,是來自煮菜人的「愛心」,對吃的人的愛和用在做那菜的心就反映在食物的味道中。不然,怎會很多人都説自己媽媽或爸爸做的菜最好吃,最合心意?
喜愛飲食或煮食的人,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和成功感,還應該對飲食文化,菜餚來歷有一定的追求,越知得多越煮得有興味,吃得更滋味。各地因氣候和地理環境而養植出不同的食材,就算同一隻豬,牠落在大江南北不同省份的廚子手裏應該都會變成很不一樣的味道和賣相,光是這種種知識和學問,已經學不盡吃不完。各位只吃不煑的貨,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如先由自己家開始,吃完便學煮,若已會煮便精益求精或傳授後輩。回家吃飯時專心跟家人聊聊天,請教一下那小菜的做法,就算你無心學煮但至少讓煮飯的人收到些鼓勵。
當一切輪流,原本煮飯就和游泳踏單車一樣是成長必須要學的事,而且學了就不會忘,然後物質充裕到四處都買到吃的,一不留神荒誕現象又發展到懂得燒菜很酷啊那就快點兒跟媽媽上市場買回來今天的一日三餐菜料,伴着她煮一次、兩次、三次直至變成自己的私房菜。我相信,家家口傳身教的菜譜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不如你發展一下府上的那些,再來與我分享。我現在做的就是盡量將那些即將失傳的家常菜做法記下來,傳下去。
當什麼都可以虛擬,我希望做菜吃飯仍然是人類最後一樣可以掌握的實體經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