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剛播放了一周,卻收獲一堆差評,先是周迅的煙嗓子,再來便是劇中的配色戲服妝容,網民通通不賣帳。先撇開周迅演少女合不合適這回事,美術卻是下足心機,用心還原清代流行。
其實要將清代近三百年的文化蛻變,要濃縮在劇中這60年間實在不易,美指之一的陳同勳在零集特集中如是說。而要將這過百年的文化再加入劇集故事的寓意和中心融於其中,就更是難上加難,不過這似乎卻是特約美指張叔平最擅長的一個項目。一直以來,他都把角色人物的心理變化埋在畫面之中,這些都是對白中無法盡訴的一種內斂,而這次雖只負責了如懿周迅一人的指導,但也能一睹大師功力。
眉毛有玄機?
一個人的眉毛很顯情緒與觀感,這點不止張叔平,大家都很清楚。因此就着如懿的身份和心境變化,眉形亦有所不同。譬如,少女時期的如懿,眉上一抹遠山眉,眉峰略彎,神態輕鬆。隨着劇情的變化,如懿的成長,眉形變得峰利,褪去少女的青澀,淡定而有氣勢。
紅唇出事?
清代流行的點絳唇,絳,大赤也,指的是大紅色調,化一個大紅唇實屬沒有半點問題。問題其實似乎出自如懿新婚時所穿的紅色吉服(當然不排除一部分是周迅的臉不在狀態),比起鮮紅色的唇膏,吉服上的紅色不僅太淡,也顯得有點舊。但實情卻是側福晉基於禮法,是不得穿着正紅色的。而她當天的這身吉服其實是妃紅色,端莊持重。
領巾顯臉大?
說到戲服之上就不得不說說被網民唾棄到極點的領巾,它在劇中老是常出現,顯得周迅的臉看起來更大。但這也不怪美術,美術只是照搬清代的外銷畫,外銷畫是18世紀初開始向外國人銷售,介紹中國社會風物的畫作。所以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流行,用作參考也不為過。
而這條領巾,其實叫作「龍華」。在康熙年間已經使用,因為帶領子的衣服要到同治年間才出現,所以龍華當時有作為領子的用途。一般戴法是一頭夾在腋下,一頭垂在胸前。但在雍正時期龍華作為配飾非常流行,蝴蝶結當時又稱作包袱,有包福的意思,帶有寓意,圍在身上也顯得相當正常。
如意處處藏
在劇中找隱形米奇大家都找尋得相當過癮,但隱形米奇不多,多的是隱形如意。如懿,有萬事如意的意思,中國古代重視細節,所以張叔平也發揮小巧思,在如懿的戲服上加上許多如意紋刺繡,寄托事事如懿。
「看不見」的盡心
宮中之貴人,衣服總不能皺巴巴,但有時候坐下起來,這些小皺在所難免,張叔平卻完美主義到這個程度,小皺也不能容忍。於是他在裙邊內側縫上了銅錢鐵片,增加衣服重量,保持垂感。而據說,周迅在片場只要穿上戲服就不會隨便坐下。
更多細節未能盡錄,唯有緊貼下周播出,仔細留意。一齣戲,一套劇,一個細節一閃而過,有時候卻花上了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準備。《刺客聶隱娘》花了七年時間拍攝,黃文英的美術就花了12年時間準備。歷史片不是普通活兒,還沒看《如懿傳》,或許不如先看看零集特輯的製作過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