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時裝界常常傳出設計師的抄襲事件,時尚警察 Diet_prada 不時就會為我們揭開這些抄襲貓的真面目,小至一些鮮為人知的品牌,大至經典時裝品牌都曾被 ‘call out’;除了時裝設計方面的抄襲事件,雜誌媒體也不時蒙上「抄襲貓」的罪名,「參考」與「抄考」之間的界線,究竟應如何劃分?
近日,一名年輕藝術家 John Yuyi 對俄羅斯《GLAMOUR》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 上作出指控,揭示這本擁有國際聲譽的雜誌媒體於六月號封面上挪用其作品的概念,指出近年不少人都喜歡用「致敬」一詞來美化修飾「抄襲」這個不實行為的現象。

John Yuyi Instagram Story
江宥儀 John Yuyi 生於台灣,透過將社交媒體上的 emoji 與符號轉化成暫時性的紋身印於人體上,成為一種當代且前衛的人體藝術創作,反諷及探討我們對社交網絡的沉迷以及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messenger
“VOICE MSG”
“SEEN”
by john yuyi,Tom Galle
201606
at tokyo

Julia’s Twitter
by john yuyi
model Julia Abe
Yuka’s snapchat
model yuka mizuhara
by john yuyi
July 2016
她的作品由最初以 Snap Chat、iMessage、Twitter 等應用程式的元素及標誌作為始點,將voice note、“SEEN” 的元素轉印到臉部,後來演變至將手機應用程式的小 icon、Instagram 上的 tag icon 等等,逐一印在身體各個部位,變成獨一無二的新世代藝術品,概念發人深省。



後來不少品牌也相繼與 John Yuyi 合作,由 GUCCI、Carven以至CHANEL也曾與這位藝術家聯手打造過不少 inspiring 的影像;後來《i-D》、《NYLON》與《VOGUE》也曾廣泛為這名才華洋溢的年輕藝術家作出報導。

《GLAMOUR Russia》六月號的封面將一些 #hashtag、Instagram 上的 tag icon、wifi 小圖示、YouTube 標誌等等印上封面人物 Elena Kryginu 的手背與臉部上,與 John Yuyi 的藝術創作同出一徹,沒有經過一點的消化和處理,稱不上是「取其靈感」,也莫論是向她作出「致敬」,因為在 John Yuyi 揭發事件之前,《GLAMOUR Russia》根本沒有給予她 credit,也沒有聯絡她,表明想要合作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直接挪用了John Yuyi 的藝術創作,是對年輕藝術家作出極大的傷害。
整件事最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在 John Yuyi 發出聲明要求《Glamour》道歉時,卻沒有收到任何正面的回覆,只見《Glamour》在其社交媒體上編出「正與John Yuyi 作出緊密聯繫」的假消息,作為國際媒體,推動年輕藝術家理應是它們的義務,如今竟挪用年輕設計師的一番心血,還不正視問題的根源承認過錯,實在是不該,希望《Glamour》盡快還 John Yuyi 一個公道,不要抹殺年輕藝術家的才華與熱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