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那年開始家母不再為我添購中式旗袍棉袄。孩童時期總覺得老土過氣,如今卻反倒是懷念以前。平日穿旗袍顯突兀,新年為何總是要穿上那襲年代感的衣裳呢?想必這種華人傳統節日不少都是圖個吉利,紅彤彤的改版旗袍增添春節年味。如此說來,筆者倒是想起以前讀過《百年衣裳》寫的旗袍黃金歲月。若說古典美,你覺得《胭脂扣》的如花、《色,戒》的王佳芝、與《花樣年華》的蘇麗珍之中誰詮釋最唯妙唯肖呢?
《胭脂扣》的如花,風情萬種
李碧華筆下的如花是痴情種,張國榮與梅豔芳的演釋美到極致。儘然大家對故事早已倒背如流,深深刻在香港人的年們回憶,但每次重看兩人吞食鴉片殉情畫面仍然叫人心傷。不過這部1987年的香港劇情片正好講述的是三十年代故事,恰恰是旗袍全盛時期。三十年化開始旗袍成為名緩、明星、女學生與工廠妹的主要服飾。如花身上那襲粉紅印花的旗袍正是上海當代海派時尚化表,那種婀娜多姿的女性形象深入民心。應了張愛玲那句:「時裝開始緊縮,喇叭管袖子收小了,一九三零年袖長及肘,衣領又高起來⋯⋯」相比起後來改版旗袍形式逐年變,如花那系列的花樣旗袍卻是浴襲二十年代末風格,與阮零玉摩登風情同樣儀態萬千。她那句幽幽感嘆至今迴盪在耳邊,風情萬種的如花造型最讓人撩亂心弦,難以忘懷。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色,戒》的王佳芝,嫵媚東方美
王佳芝的二十七套旗袍打破花樣年華之紀錄,為何顛倒眾生?色誘易先生的戲碼外表包裝下的故事少不了花樣百出的旗袍面貌。與如花相比,王佳芝那身爭奇鬥豔的印花藏藍旗袍正好演活女性國服悄悄流行的變奏。抗戰期間的及地之風到後來無䄂開襟設計,王佳芝的旗袍不復三十年代的典雅卻又有另一種的華麗攝人。美指朴若木主要以藕荷色與暗花橫紋整整區分出經濟拮据大環境下簡潔樸實的女學生與嫵媚動人的女間諜角色。王佳芝把張愛玲同名小說演得淋漓盡致,那抹東方女性的氣息能成功獲得大家的心嗎?
這種變奏無䄂的旗袍同樣出現在《風聲》的顧曉夢身上,華麗仍然。
《花樣年華》的蘇麗珍,禁忌之美
六零年代的懷舊氣氛,蘇麗珍身上穿著旗袍造型叫人想起曾經風靡一時的風尚。電影隱藏於蒙太奇背後的禁忌愛戀固然好看,但張叔平的旗袍大手筆也叫人驚嘆。但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發現這套傳統旗袍緊身合體的設計自然不適合體力勞動,蘇麗珍就連溜走到街上買碗麵都需要小碎步,禁忌成為服裝的隱喻。自五十年起,旗袍便步進淍零期。它的衰老隨著人民裝、中山裝、女穿男裝而注定劫數難逃,但蘇麗珍卻是視旗袍如珍寶,正如她內心對禁忌愛情的顧忌。蘇麗珍的美在裏在外,但這二十三套旗袍卻成為港人心中經典。
recommended reading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