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 George in Crocs
每個年代,都總有爆紅而流行至街頭每一個角落的單品,是常人不能理解的。而2000-2010年代,除了尚可追溯到原因的UGG羊毛靴外,另一教人極度不解的就是Crocs膠鞋的普及與流行。當年推出時,筆者亦有親自試着企圖找出這對鞋的爆紅原因,穿上腳鞋形笨重又易甩,着唔慣容易跌倒,雖然膠有防水功能,但其實落雨時雨水會由鞋上多個圓洞流入鞋身,可謂功能欠奉。美學上更不用解釋,無論大人細路點襯都死,當時我覺得這雙鞋簡直是在Anti-Fashion的,是99%車禍保證,而餘下的1%我也想不到甚麼辯解原因,更在2007年被Maxim選為10件發生在地球上最差的事第6名。
Christopher Kane SS17
Crocs sandals
但這雙醜小鞋在全球爆紅,基本上筆者在東南亞、歐美都見其蹤影,George Bush、Michelle Obama、Prince William一家齊齊着上腳,Amazon同日上升1,500%銷量,但無論怎樣看都位於車禍邊緣,真讓人難以理解。除了那鴨仔膠鞋,我上官網看它們的新設計,膠拖鞋上加閃石賣39.99美金,are you kidding me?可算是盤古初開其中一個最大的謎團。後來看到《Slate》一篇深度分析文,筆者提出Crocs的確相當不fashionable,但對於很多長年受焗腳又壓迫的鞋款之苦,寬身、透氣、有cushion底的巨鞋設計,其實有點像腳板解放運動,有一種回歸自然感覺,舒適感抵過一切美學角度。再加上普及後,街頭小巷都有人着,自然不覺得自己係無品味outsider,反而成為社會主流,慢慢就不覺得Crocs是對醜小鞋,而是一雙如勞工靴的「功能鞋」。同時亦讓人明白,為何Christopher Kane嘗試把Crocs帶進high fashion但失敗收場,因為這雙鞋的target customer,是追求舒服的市民,而他們早已將之當為branding所指的功能鞋,而非用作時尚用途。
Rihanna and Kate Walsh in Crocs
沒錯,一直到2017年的今天,Crocs雖然經歷連續兩年利潤下滑,但關閉160間分店後,今年第一季銷售又增加21.7%,比很多正在處於生存危機的品牌都要好十倍,當marketing and branding做得正確,找到適當的顧客群,無論如何古怪都有求生能力,Crocs的確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