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至右)Alexander Wang SS10、Raf Simons FW16、John Galliano SS1993、Maison Martin Margiela SS1999、Vetements FW17
時尚界的 Cinderella 故事都只有一條方程式:初出茅蘆滿懷熱血的灰先生灰小姐,辛辛苦苦創立了自己的小品牌再做做做做做……最後天才被大集團大 fashion house 的王子看中,然後一登龍門入宮坐正從此名名利利享之不盡……一般來說令主人公「起圍」發跡的那間「風水屋」都不會始亂終棄,儘可能都 keep 住營運,提醒別人和自己:這是我的「初心」,大家快來看看我是如何的「勿忘」。因為長情乃公眾一致推崇的做人素質!
是的,我姑且把那些「後來的大師」的第一個個人品牌,都魯莽地視為他們的「初心」吧!

Alexander Wang入了Balenciaga後「貴料貴做」便魅力盡失,即使重新跳出來,不知何故好像有點「魔術被拆穿」的感覺。
初心幾錢斤?
菜心我就知幾錢斤!初心的價值?因人而異啦,可以差好遠㗎!
如果那個讓自己揚名發跡(很少能發達)的「本命Brand」等如每一個 designer 的初心,那麼飛上枝頭後,仍在百忙中分身分心每季出多個 collection 的意義,可能有幾個重量:
一,象徵自由意志的夢想!在大品牌門下就算有股票分,始終是打工,打工即是有老細,有老細即是有人要please,不可能隨心所欲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藝術方向,即使沒有扭曲自己去逢迎,也不能拿出真心的全部,只可貢獻出老闆啱用的那部份。Keep 住自己條 line,至少可以為自己保留機會不受限制地做些真係鍾意嘅嘢。積極點看,就是「賺大人的錢,養細路的心」。在大品牌那邊接客,拿肉金回家貼仔!
二,大品牌捧你的時候無論上到火星還是金星,始終不是親生老豆!留着自己個檔口仔,一朝反臉,至少有瓦遮頭,所謂進可攻退可守。
三,當初引來金主垂青那些千萬之衫億萬之裙,畢竟都是這個「初心廚房」泡製出來的,留着個人品牌繼續作實驗場,或者可以再誤打誤撞出幾個「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爆款。

(從左至右)Balenciaga by Alexander Wang SS10、Balenciaga by Demna Gvasalia FW17、Berluti by Haider Ackermann FW17、Dior Homme by Kris Van Assche FW17、CALVIN KLEIN by Raf Simons SS18
現實呢?
不厭其煩講多次,如果設計師的第一個個人品牌都是他們的「初心」,那麼這些「初心」的下場,很多相信他們本人都始料不及的。
隨機抽樣幾個實例:
本來最擅長「Fast Fashion 料 Couture 做法」 的 Alexander Wang,入了 Balenciaga 後「貴料貴做」便魅力盡失,即使重新跳出來,不知何故好像有點「魔術被拆穿」的感覺,連個人品牌都 彷彿沒有光芒了,初心算不算被拖垮?
本來個人品牌做得還 OK 的 Kris Van Assche, 要做好 Dior Homme 大概令他吃不消吧,泊了 大碼頭幾年後,「初心」已有後勁不繼跡象, 所以索性摺埋,順便向大老闆以示忠貞,也是狠心而聰明。
Jean Paul Gaultier 和 Martin Margiela 入 主愛馬仕時幾乎沒把任何招牌個人風格帶進新東家,一切以老闆傳統為先,也是變相明示 「我嚟打工返去養家㗎咋」,雖然兩位當時努力撫養的「初心」,一個「downscale」到只做高訂,另一位直頭提早退休了。
John Galliano 也是慘慘豬,因為他的「初 心」原來一早賣掉,一有什麼冬瓜豆腐,連 John Galliano 都不是 John Galliano 做的。

Raf Simons個人系列倒是一直做得相當有火,直到去了紐約的這兩季,我都深深覺得,不愧是個基因強橫的 「初心」。
不如又數數另一些新加入的「現在進行式」,比如 Demna Gvasalia,為了感激伯樂, 近兩季好像把當初 Vetements 賴以成名的精髓都留了給 Balenciaga,反而最近一季2018春夏的「初心」系列已不太壯烈地犧牲了!
又例如 Haider Ackerman,他把自己 line最 sophisticated 的東西,都有如「物歸原主」 般還給他們應屬的製作水平― Berluti,他 的初心將會何去何從,暫時我仍處於觀望狀 態,希望幸保不失。
至於 Karl Lagerfeld,奇人也!一生揸過 fit 的品牌水蛇春咁長:Fendi、Chloé、Jean Patou和幾乎已經人牌合一的 Chanel 之外, 你還看得出他最「個人」的風格是什麼嗎? 那條叫Karl Lagerfeld 的系列如果偏是面目最模糊的,那麼何謂他的「初心」也許連老佛爺自己都阿兹海默了吧?
百變程度次之的後起之秀叫 Raf Simons, 在Jil Sander,Dior和Calvin Klein年代交出來的考卷縱使有好有壞,個人系列倒是一 直做得相當有火,直到去了紐約的這兩季, 我都深深覺得,不愧是個基因強橫的「初心」。
好了,看了這些人初心的下場,我當然都會想到自己,能不能穩守「賺大人的錢,養細路的心」這個宗旨來對待寫歌詞和生活中其他的事,那些初心我還能不能找個地方像通靈保玉一樣供奉着,莫失莫忘?
你又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