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的選擇,讓人失去自由」
這個奪目標題,叫筆者思前想後。尤其作為編輯,生活由林林種種的大少選擇組成:選擇邀請訪問的對象,選擇攝影地點、衣服、場景,選擇報導的角度、選擇字型與顏色等等。這樣說來,一本雜誌,就是集合了各位編輯的選擇:選擇報導什麼,選擇以什麼材料反映時代精神,選擇向大眾散播怎麼樣的一個畫面……
人生亦然,不同選擇的組合,引領你到不同的人生。大至選什麼科,從事哪種行業、小至每日的衣着打扮、飲食、作息和消遺。我們的人生,就是透過大小選擇組成。換言之,人生若然是一張照片,或可灰諧得像 Multiple Choice s的考試答卷,每人的答案偏差或可只得一毫米的距離,但生活卻是萬丈遠。
剛巧這個道理,又像時裝。
男士與女士的時尚,看似一線之差,實際卻是兩碼子的事。女士的時尚風格多變,能夠無限延伸,優雅能龐克,頹靡能精緻,因編輯忘了跟大家說,mix and match這個詞,是女士的專用名詞。反觀男士,一嘗mix and match,如西裝配波鞋,則難討好得多。所以做男人,像讀書、像工作,最好還是先選好走哪一條路。譬喻是Dandy style,便一輩子只穿顏色鮮豔的西裝,講求attention to details;又或是喜歡街童打扮,便著眼留意潮牌、古著等等的關鍵詞。
畢竟男人的時裝,比起愛情、工作與喜好,其實專一得多。
Pitti Uomo 街拍(Fall 2018)
像 “Pitti Uomo” 型的男生,不管春夏秋冬,Florence 街道上依然是同一班人,同一個畫面。
不論潮流怎麼變,條子還是波點,依然襯出同一風格。這就是真金不怕紅爐火的“Style”啊!或許就是男士們的先天選擇不多,像上身,不是 T-Shirt,Polo Shirt 就是恤衫,或下身,不是牛仔褲、運動褲便是西褲。分別在於鈕有多少粒,高腰還是低腰等等的選擇,像三文治,如何配搭,如何創新,均保留一份三文治的格式;反觀女裝,只得「潮流」,缺少「風格」,人人穿一樣的配搭,人人買一樣的IT item。倒是首次有感男士的 Street Style 比女士更好看。
倫敦時裝周街拍(Fall 2018)
若要說風格最統一,但款式最百變的城市,相信非倫敦莫屬。它與“Pitti Uomo” 型的男士不同,倫敦的時尚是一種氣氛,什麼樣的款式、顏色都能夠襯出的一種面貌,比起相對統一的“Pitti Uomo” ,當然高深得多。
時裝能夠反映每個地區的特色,倫敦男士的打扮同是。這個城市表面繼承着英式優雅,underground的風景卻是叛逆不羈。真正到時裝周的男士,grooming或許能與「紳士」一詞帶着微妙關係,但打扮,與英倫紳士貼是毫無連繫,取而代之,是貼近街頭的配搭。最常見的,是那些可愛的短襪,或是帶點懷舊意味的band tee。倫敦的男生給我的感覺,總有一種不甘平凡的味道,在styling上比較別出心裁,同時proud of 自己與眾不同,與一或一樣的“Pitti Uomo”,是一個對比。
倫敦時裝周街拍(左二);Pitti Uomo街拍(右二) —— 就算同是西裝,兩地風格依然有兩種詮譯。想不到不同地區的時尚特色,今日竟然由被遺忘的男裝擔起重任演繹。
就算是潮流,如Fanny Pack,男士的配搭也會有不同的微妙變化。
言歸正傳,到底過多的選擇(女裝),會否讓人失去自由(風格)?憑男士時尚的例子,這個標題是成立的。若然用者與時裝產業發展的步伐不一致,像學生跟不上教書進程,吸收的內容只能囫圇吞棗,最後落得盲目跟隨潮流,個性盡失,而品牌又需要迎合用者口味,最後大家一起洗掉個性。
反觀今時今日被遺忘數季的男裝,反正風格更強烈,性格更突出。
我們是時候需要反省,過度頻密推出的女裝季度,是否需要放慢腳步,給設計師多一點時間思考,給用者多一點時間消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