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獨立記者陳曉蕾自資出版、挖掘香港死亡個案的厚厚三冊《香港好走》調查系列,愈看愈心痛與心寒。管你是富翁或窮撚,在死亡前面往往束手無策,走得難看。書中談到一位家屬向私家醫院申請接患癌的妹妹回家養病,醫生冷血地溫提:「死在家裏會影響樓價。」香港人事事計算,死無選擇卻逆來順受,生做樓奴,死也樓奴,連醫生都特別涼薄。我們自小被訓練到一身競爭力,還要贏在射精前,臨終教育與死亡禮儀卻是零分,輸在蓋棺時,諷刺吧?
人生自古誰無死?要瀟灑走一回不留遺憾,相信是不少人的心願。很多人都自願「安排」好自己歸程,不想搞到親友,但交代的大概只是葬禮形式、遺產分配,很少會為自己張羅在世最後一程。
被喻為「香港最後英式貴族」的鄧永鏘發現自己患絕症、只剩下一、兩個月壽命,亳無忌諱,立刻邀請好友到英國參加「An evening with David」告別派對。可惜,請帖是發出了,但鄧爵士卻等不到當面話別,只留下他那愛抽大雪茄、王室英語的記憶永留人間。
婚禮是一生一次,葬禮也是一生一次,「生前葬禮」早非新鮮事,政府常叫人做好生涯規劃,但從不談臨終規劃。內地導演馮小剛執導的《非誠勿擾2》,劇情就有一場「人生告別會」,講某富豪得悉自己命不久矣,決定舉辦生前追悼會。我認識的詩人方寬烈2009年病後也開始徵集老友的悼文,還送我他自製的《友人悼文》,蔡炎培還幽默以《無端白事》為題。
天生患有罕見的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陳偉霖在2012 年辦了一場在香港前無古人的生前喪禮,靈堂牌匾霸氣寫上「死不足惜,走得招積」。在外國,不單是「生前葬禮」,我知道有宴會策劃還是保險公司提供「月供葬禮計劃」,讓你好好籌劃葬禮支出和細節,往生後便不用家人在悲慟中張羅。
其實你用心想想就知道臨終規劃是必要和重要的,喪禮始終是你最後的party,想播什麼歌?穿什麼壽衣?化妝會否出事?你是否願意瞻仰遺容時,俾人搞到阿媽都唔認得?你知葬禮無take 2,陰間又未必有消委會,接受亡者投訴,還是早一點籌劃,自己葬禮自己搞,至少會死得瞑目吧。
Advertisement
Lifestyle |Well-Being
鄭天儀:你想點死?
Advertisem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