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要看衣服的話,某某Runway網站與Fashion Show時差頂多數小時,但絕對比筆者在現場看得更清楚、仔細,還能夠免去交通擠塞、去錯地點、或膚淺一點如「着什麼好?」等等的煩腦。
到底何苦還要去時裝周呢?
大學教會我一件很有用的事:「要Target一個customer,不是看她的戶口數字,而是看她日常用餐的menu。」
親身出席各個品牌的時裝騷,不是俗套得說「感受氣氛」,反而是明白到,原來距離12小時機程的一處地方,有人是如此尊重時裝;為了能進場觀賞表演,悉心打扮,只希望有人缺席,能換來一個位置;就算不進場,都想在場外一睹時裝名人的風釆……
編輯現場直擊:#迪奧70歲生日快樂!
有些人、有些事,就算不能一見鍾情,總能教你日久生情。對筆者而言,Dior便是其一例子。經過Dior先生創下的經典New Look,John Galliano的華麗浮誇、Raf Simons的簡煉線條、Maria Grazia Chiuri的仙女課程…70年來的Dior就是與女性歷史的其一教材,它的改變、進步,一直與女士們與時並進。
時值70周年,Dior在巴黎的Museum of Decorative Arts舉行”CHRISTIAN DIOR, DREAM COUTURIER”的展覽,如數家珍大量展出了品牌的作品。即使筆者喜歡透過文字認識時裝,都無可否認真跡的感染力,的確與文字是兩碼子的事。適逢Dior作美,展覽舉行至2018年,希望透過現場直擊的短片說服閱下,明白到有些展覽,的確值得你特地訂下機票前往到訪的。
當年的我還是一名助手時,在一次拍攝中收到一個超大包裹,紙盒內有一支衫架,放的是 Elsa Schiaparelli 的高訂晚裝⋯⋯熨的時候小心冀冀,想不到今天竟有幸成為座上客,率先看到品牌的最新設計。然後忙碌地衝到 Iris Van Herpen 的會場,水底 live band 叫人驚艷得合不上嘴巴⋯⋯在列日當空下還到訪了Dior的高訂騷⋯⋯
從前在熒幕上的畫面,今天終可親身感受,如踏進「公仔箱」般神奇。只能說此時此刻,還未分得清是夢還是真實經歷!或許高訂本來就是如夢一場吧!
沒有看過 Chanel 的時裝騷,又怎能稱得上為一位時裝編輯?今回 Chanel 在場內築起了巴黎鐵塔,矗立一座 38 米高的複製巴黎鐵塔。(好笑是小編此行倒沒有到訪真正的巴黎鐵塔)一邊看,一邊卻深深喃喃自語:為什麼一個品牌能多年來維持創新與潮流號召力?
在內工作的人一定很愛「這件事」了!這個假設同樣能應用在 Armani 先生身上。一次的創作,或許是幸運所致。但每一季都不留遺力地創新,就必定是愛了!
在我而言,高訂本身已比 Ready to wear 有愛得多,品牌的高訂騷如是。
時裝產業迷人,迷人在於看完時裝騷,會有人評論,會有掌聲;一個場地,集合了向上爬的 wannabes,設計師,窮苦記者,VIP 闊太,靚靚名媛,超級明星等等的特別角色,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務,但卻因時裝而集合在觀眾席上,有如人生百態的縮影。不但服飾有它的故事,每位座上客都帶着了他們的故事而來;說穿了,時裝最吸引的,往往就是這些「人」利用故事所賜予的生命……
來到最後一日的高訂時裝周,連續跑了四場騷,一場遲了,有如火燒連環船般,叫另一場更遲開始。
今天終於明白了,「跑騷」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
首場是最期待的 Viktor & Rolf,以最簡單的場地,呈現了最震撼的服飾。然後到了 commercial 的 Zuhair Murad,教會我原來當個「仙女」,還得由自己選擇……再跑到鄰近的 Valentino 秀場,見識了真正的華倫天奴原來氣勢浩大得能叫人透不過氣;趕回地鐵站前往 Alaïa 總部,出席 6 年沒有開騷的Azzedine Alaïa 秋冬表演,Naomi Campbell 一出場叫全部人拍爛手掌…
高級定製的時裝周雖然場次比 RTW 的少,但當中的故事、心機卻比成衣系列多很多。此行有如打通了小編的任督二脈,認識這個行業到底如何由設計影響大眾,認識了 RTW 的前世今生,記起了原來時裝曾是這麼「離地」……已不能與今日落入凡䴤的模樣相提並論了。
* 因没有 photo pass,Azzedine Alaia的片段為品牌早前 RTW Runway 片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