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時裝界的潮流像一個輪迴,每十年是一個循環,早於月前我們先後迎來2020年的男裝周發布,提醒大家又一個十年已經過去。這段時間雖有不少傳奇人物離我們而去,由Alexander McQueen、聖羅蘭的左右手Pierre Bergé,還有香奈兒的Karl Lagerfeld都已經與世長辭。時裝圈的人事變動有因為醜聞而離開Dior的傳奇人物John Galliano,最終在Maison Margiela浴火重生,少不了近年最轟動的Phoebe Philo離任Celine,由Hedi Slimane頂上的消息。大上大落的改變其實未必是壞事,人們來又去的反而孕育了一班新力量,特別是來自倫敦的設計師,一眾受倫敦當地時裝優質學府教育的後起之秀,順應當地多元文化氣候,逐步登上國際舞台。
提及英國的教育,有一位fairy god mother可是不得不提,那就是任教於Central Saint Martins的Louise Wilson教授,稱之為學院的靈魂人物於2014年與世長辭,一度震驚整個時裝產業,全因她孕育了不少風格各異的後起之秀,這包括在學院完成M.A.課程的Simone Rocha、Christopher Kane、Craig Green、前Ports1961創意總監 Nata a agalj,還有Dior男裝創意總監Kim Jones;一眾門生都在十年間發光發亮。
Louise Wilson
最顯注的例子少不了畢業於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Jonathan Anderson,早於學業生涯已經先侍奉於Miuccia Prada第二把交椅Manuela Pavesi的左右,由2008年起先發布配飾系列,2011年正式登上時裝周日程,再過兩年已被委任成為Loewe的創意總監,將一個傳統的西班牙皮具品牌,變成今天富現代感,首屈一指的人氣品牌。才華洋溢的他一年間要兼顧超過五個設計系列,仍視個人品牌為最重要的根,忠於自己的理念。
後來大家的目光都轉移到Simone Rocha,如前文提及,在Central Saint Martins完成MA課程的她,憑藉獨當一面的少女感和前衛的布料運用技巧,早就被Rei Kawakubo親自欽點邀請她布置Dover Street Market的櫥窗,更買入她的設計,現在Simone Rocha的實體店由倫敦的Mount Street發展到美國的Wooster Street,近日更回歸作為她家鄉之一的香港,登陸雪廠街,是十年來倫敦時裝產業中不可忽視的重點人物。
如果要數倫敦一眾後起之秀中的underdog,我會說是Christopher Kane,雖然曾經帶領醜即是美潮流中的經典寶石Crocs,惹來行內的熱論,但似乎熱潮一陣過了,受注意的程度卻不及其中設計師,但他的設計題材卻是最有個人風格的,近期「情和慾」是設計師愛探討的主題,早年曾經拍過的廣告大片都幽默,兼有創意得很,用十分鐘將一個手袋「發射到外太空」,跟大家幽一個默,雖他的評論不及後來以高街風格稱霸的設計師來得熱烈,但同是出自Louise Wilson的門生,懂得欣賞的人自然會記得他。
在Alexander Mcqueen離開我們之後,他的暗黑浪漫龐克時代漫漫淡出,一眾倫敦設計師反以全新手法為時尚產業寫上革命。Jonathan Anderson是挑戰性別模糊界線的先驅者,早在2013秋冬男裝周為我們示範男生穿波浪紋小短褲、胸衣和浪漫的褶邊過膝boot。後有Charles Jeffery Loverboy以天橋表演訴說性別平權的政治話題,還有近日於Dior度假系列亮相的Grace Wales Bonner,寫下黑人男模平權的宣言。
除了以上的設計師,同以性別平等意念作為設計概念的另有Louise Wilson得意門生之一Craig Green,他的作品超越解剖男性氣質的意念,多次與裝置藝術家合作,打破當代時裝設計的傳統框架,可惜的是在他打出名堂的那天,恩師Louise Wilson已經與世長辭,未能親眼目睹他的作品相信是雙方的遺憾,自此之後Craig Green每次都會在時裝秀的備忘錄寫上自己對恩師的答謝。
英倫的教育無疑在過去十年間帶來時裝產業人才輩出的局面,隨着社交媒體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因素,隨着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到當地取經再回流自己的國家,人才已經不再限於英國土生土長於當地的設計師,特別是近年世界各地的時裝產業都積極發展,近我們的包括上海時裝周、首爾時裝周的興盛畫面;未來的十年究竟會是什麼模樣?會否由亞洲市場主宰?讓我們一起期待往後的發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