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es get remembered, but legends never die. Follow your heart kid, and you can never go wrong.
你有否狂追八集《狂野時速》?有沒有瘋狂重溫《哈利波特》?除了這兩部經典(特別男生),坊間曾言《IronMan》是能一次過滿足男人三個願望的電影:錢、機械、女人。Marvel的英雄世界除了故事本身的精華以外,亦是存在我們對電影角色的情意結。因為人性元素加入到超級英雄身上:貼地、爆笑、感人。
這月確讓人心痛,金庸離去讓有心中有武俠風骨的少年忐忑,Stan Lee今天的死訊更讓英雄夢的青年愕然。
「流行文化之父」| 真正的「超級英雄」
史丹李本名為利伯(Stanley Martin Lieber),1922年12月28日出生於猶太裔家庭。16歲高中畢業後,輾轉到Timely Comics任職辦公室助理,1940年代晉升至臨時編輯,並於1941年5月用筆名史丹李出版《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正式展開漫畫家生涯。這位美國漫畫界的傳奇人物開創Marvel這個革命性的漫畫宇宙,創作許多超級英雄的角色,包括鋼鐵奇俠、美國隊長、蜘蛛俠及奇異博士等,此後並將多部故事拍攝成電影。
自傳《Excelsior!: The Amazing Life of Stan Lee》中描述說:印象里母親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廚房或者打掃簡陋的房間,父親經常失業,父母經常在家中爭吵。
在艱難的日子中,是閱讀書籍支撐著他熬過艱苦的生活,而這同時也改變了他的一生。年少時候的生活經歷可能給他的創作巨大的影響,Stan Lee 創作的每個 Super Hero 都始於非常平凡的人,甚至是「宅男」,這些人物都是他自己的影子,而他的想像力超出了他的內心規模。
Stan Lee 受訪時曾提到:「我曾因為自己只是個漫畫家而自卑,覺得成就比不上工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但我開始發現漫畫娛樂對他人的生命能創造別的意義,使人快樂,也已經是一種本領。」
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選擇做什麼樣的人。
當英雄變得不那麼英雄,卻使我們更為感動
隨時代轉變,Marvels電影中的英雄戰力亦有所轉變,他們變得更高科技同時卻更人性。我們成長;角色也一起成長,大家會衰老、變弱和失敗。 每句在電影中的金句明明那樣的淺顥,卻字字有力警醒我們。
而當在電影中發現的英雄沒有再那樣英雄,像父親一樣,長大後你會發現以前最強大的他原來只是個瘦骨嶙峋的男人。
他只是個人,但卻又More than a hero。
伸張正義必須犧牲小我,即使是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甚至是夢想。
飾演美國隊長的Chris Evan在Twitter上送別Stan Lee:「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Stan Lee。幾十年來,他為年輕人和老人創造冒險的旅程,讓他們從真實世界偶爾逃離,更給他們安慰、自信、啟示、力量、友誼和歡樂。他的愛與寬容將在這些人身上留下印記,讓我們繼續精益求精!」
現實世界並不存在什麼不死英雄,但心裏都有個角色喜歡,那是一種投射和欣賞。「電影角色會一路怎樣走下去,我們又應該如何走了?」我們每次和朋友,伴侶看著Marvels都總有所力量。
他的精神和聲音始終貫穿冒險之中,從一而終關注他創造的宇宙。渡過這十八相送的又有多少個伴?每當你打開Marvels時,Stan Lee 都會在那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