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都是女人們不變的追求。在眾多美容技術之中,面膜的歷史可算是源遠流長。追溯到遙遠的古埃及,舉世聞名的埃及豔后都各有一套保養之法。她們的保養方法各有不同,卻對面膜情有獨鍾。最有跡可尋的是泥漿面膜。當時古埃及的蝕刻畫上就記載了當時人們浸浴海泥泥漿,並將泥漿塗抹在臉上保養肌膚的情景。
海泥含有大量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加速新陳代謝,增加皮膚的活力和明亮度,並有效延緩衰老。傳說埃及古早的貴族名媛們,會將麵粉調和蜂蜜、優酪乳、研磨的水果泥,全部攪拌成細緻漿質地,敷在臉上,然後彼此之間口耳相傳,會使皮膚光滑水嫩,亦成為面膜的最初起源。
至於在中國,最早有關面膜護膚的史料記載是中國第一位女皇武則天。武則天一生注重養生,80歲高齡時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顯衰老。《新唐書》講述「雖春秋高,善自塗澤,雖左右不悟其衰」。女皇之所以到老仍保持皮膚細嫩,與她終生堅持使用一則中藥美容秘方有很大關係。後來這一秘方收錄入《新修唐本草》,流傳至今,被稱為「神仙玉女粉」。
唐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她的養顏術除了吃荔枝之外,美容秘方就是「楊太真紅玉膏」,用去皮杏仁、滑石、輕粉各等份,研為細末,放甑內蒸過後,加入少許冰片、麝香,與雞蛋清調合即成。於每日早晚洗臉後,取少許塗搽顏面。這個秘方在宮廷中秘傳,直到明代御醫龔子才在魯王府中才被發掘出來。
而清朝慈禧太后,為了留往青春,同樣不惜代價地採用各類乳劑粉末塗於臉部。《御香縹緲錄》中記載,慈禧到老60歲時,「肌膚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細膩光潤,嫣然一笑,姿態橫生,令人自然欣悅。」聽聞光緒六年時,清廷御醫李德利、莊守和等參考和借鑑了史上金代宮廷女子洗面用的「八白散」配方,為慈禧皇太后特製化妝品。而慈禧御用面膜為:蛋黃(清)加硃砂。
面膜護膚古已有之,不過其型態在歐美主要是泥漿型面膜,而在中國主要是膜粉型面膜。隨著科學技術和製作方法上不斷改進,也出現了各種層出不窮的面膜型態,但始終沒有被取代。現在的塗抹式面膜可分為清洗式面膜以及剝除式面膜 (peel-off masks),常出現於去除角質和拔除黑頭粉刺的產品上;而貼片式面膜相對盛行於華人社會。以獨立包裝出售,有各種功效如美白、保濕或者抗衰老。相信在未來,面膜依然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斷演繹變化出新的形態、新的概念。不過護膚還是要從皮膚自身的要求出發,不必過於迷戀某一種單品,而是要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