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介紹多一名內地導演。上期刊登了羅馬尼亞導演CRISTIANMUNGIU的訪問; 今期輪到與他同為2 0 1 9 澳門國際影展當中新華語映像的評審的內地導演邱陽。邱陽的短片作品《小城二月》( 2 0 1 7 )在康城奪得短片金棕櫚; 在這之前他的畢業作品《日光之下》( 2 0 1 5 )已經參加過康城影展。雖是短片類別, 但邱陽是繼《霸王別姬》( 1 9 9 3)之後獲得金棕櫚獎的第二名中國導演。
QY: 我的爺爺和爸爸都是畫畫的, 自然地他們也要我從小學畫, 學水彩水粉。畫了7 、8 年, 爺爺要我上學校正規學; 作為興趣還好, 但當成事業我就抗拒了。到高中後家人想我出國唸書, 澳洲幾乎是唯一選擇, 所以就去了。不想學畫畫, 在大學選讀了電影; 當時對拍電影完全沒有任何理解, 只是小時候爸爸會租一些VHS回來看, 而且完全不知道什麼是藝術電影。開始接觸後才真正喜歡了電影; 也同時理解到喜歡電影跟拍電影完全不同; 再接觸藝術電影才發現電影竟然可以這樣拍。認真看的第一部藝術電影, 是希臘導演ANGELOPOULOS的《ETERNITY ANDA DAY》(1998); 看完之後我驚為天人,而且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拍電影可以和繪畫這麼相近。之後就愛上了。
DB : 你算是主要拍短片的導演嗎?
QY: 現在也準備拍長片了。短片可說是一個階段; 而同時它是一個獨立的媒介獨立的藝術形式。唸書的時候練習方式就拍短片,因為長片成本太高。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未準備好做長片,《小城二月》以後也未準備好, 覺得還不夠, 沒有那種衝動; 直到《南方少女》之後才覺得準備好, 將畢業作品《日光之下》拍成長片。
DB : 內地觀眾和外國觀眾對《小城二月》的反應有沒有很不同? 多內地觀眾看過這部片嗎?
QY: 可惜內地沒有很多渠道可以看《小城二月》。在豆瓣上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內地觀眾的觀後感; 國際的評價其實我也不太肯定, 始終在電影節會跟你講話的大都是喜歡你片子的人。(DB: 這部片沒有很明顯的劇情推進, 可不可以說要比較明白大陸的生活狀況才看得懂? ) 你指哪方面?(DB: 例如政府繁複的行政手續, 部門之間踢皮球等。)我覺得這些他們有看到,尤其歐洲的行政系統其實也差不多。法國的甚至比大陸還要慢。
DB :我看完你籌備中的長片《日光之下》的劇情大綱後在想, 這… … 會被審查嗎? 另外感覺上故事跟馬楠的《老石》( 2 0 1 6 ) 很像。
QY: 所有人聽完之後也告訴我要看《老石》, 馬楠也是我的朋友, 但是我還未看; 大概的故事和形式我還是了解的。但是我覺得, 重點不在那個事故本身; 而是這兩個家庭怎麼反應, 這事故對兩邊的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 是那個HUMAN INTERACTION, 多於他們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故。這個事故是一個起始點, 一個不明確的起始點, 通過它觀看兩個家庭的生活。我永遠想拍的就是家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而永遠都需要一個起始點, 讓觀眾看那個關係, 也讓我去講這個故事。對我來說, 寫的時候不考慮審查。(DB: 譬如應亮的情況…… ) 我們都知道他, 我也看過他的片; 但我的片不是那個樣子。我並不是真的探討那個議題, 或者談政治, 而是它跟人之間的關係, 最終是人性的問題。
《日光之下》裏面的事故, 變成角色的生活的背景, 那是一個狀態, 對兩個家庭老公跟老婆父母跟孩子的關係造成什麼影響。寫完之後, 真的要審查, 到時候再解決。寫的時候已經SELF-CENSOR就沒意義, 而且大陸的審查永遠沒有明文規定。我得先寫, 寫完才看怎麼做這個事情, 我覺得應該怎樣寫就怎樣寫。
DB : 你覺得大陸的電影質量還有整個行業的狀態如何?
QY: 我不太喜歡在大陸去電影院, 尤其我住在老家常州, 一個小城市, 觀影質素實在差強人意。(DB: 內地最近好像有些蠻出色的導演嗎? )你說新導演?(DB:是) …… 有…… 嗎?( 笑)(DB: 畢贛? )啊OK這個是。主要因為我住常州, 所以和行業和圈子有點距離。我是可以避開不住在北京的。一來我做藝術片,二來我不喜歡混圈子, 我知道北京那個情況, 我覺得挺嚇人的。說不定我去的話也會融到那一邊去, 我不想這樣子。
D B : 內地的藝術片的狀況呢? 你之前有提過「體制內的藝術片」, 情況有沒有改變?比如你跟法國的公司有合作關係。
QY:某程度上,多了公司願意做新導演,因為更多公司了解到所謂大導演老導演, 也就那麼多, 慢慢老去,拍的片也不如從前, 他們知道需要新人進入這個行業。他們愈來愈願意冒險, 每個導演獲得的錢沒有比以前多很多, 但多了導演獲得資金。好的是多了資金機會,但每個人都要面對體制這個挑戰, 因為這個事情永遠在體制內, 在審查系統內。這是每個導演都要面對的事情; 有些導演比較適應, 拍的片不受影響; 有些導演就相反。有時候我們看片也看得出什麼是導演想說的有哪些是修改過的。(DB: 尋找西方資金是否一個出路? )是, 但並不是所有中國導演都走這條路。這樣做的話就要面臨放棄整個中國市場的風險, 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風險和挑戰。( 編按:《老石》沒有在中國上映)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