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寫 MIRROR 、 ERROR 點解火速冒起、姜濤憑咩竄紅?自己都覺得悶到出 ERROR 。
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幾個絕對是潮流寒暑表(後知後覺/不知不覺界別),如果連穴居的他們都開始對193心心眼、買麥記姜 B 餐,就知道香港新一代男團瘋潮,已由潮流文化變成社會現象。(而我深信他們並未知道日本年號已經由平成轉令和了。)不只,連平時在社交媒體惜字如金、從來只會跟外國名人合照打卡的離地KOL,也急不及待 POST 與 MIRROR 、 ERROR 成員合照,以示忽然本土。這是一種怎樣的集體情緒以至經濟模式?
MIRROR 演唱會是一個很好看的騷。不只因為騷本身的內涵,騷的周邊更好看,簡直是整個後疫情年代的社會縮影,背後衍生種種有趣的觀察。
姜濤和 MIRROR
CREDIT : 明周娛樂
我以為去看 MIRROR 演唱會的大都是女生(或姨姨輩),原來在場跳足全場,竟然不乏大男人。記得多年前去看草蜢演唱會,總會見到麻甩佬們相約追憶逝水年華,他們現場再心如鹿撞也雙腳踏地,死也不願跟着唱、跳,不願讓人見到他們回想哪些年的滾動情緒。但 MIRROR 演唱會卻儼如一個沒有包袱、也絕不含蓄的教堂,娛樂與感動兼備,是近年少見。
更值得研究,是姜糖支持偶像的行徑。買爆偶像的商品是鐵粉的基本操守,遍佈港九的大型 LED 、電車站、巴士站放廣告高調為偶像慶祝生日,甚至打造了一條「姜濤灣」、電車「姜濤號」、還有 430 的「姜誕」,創意到不行,已經超脫昔日粉絲團在五台山等偶像、用銀紙摺帆船的範疇(突然想起倫伯每年農曆開演唱會為賺粉絲利是錢是多麼傭俗)。姜濤紅,是因為這隻千里馬有一班不一樣的伯樂訓身支持及「加持」,再大肆帶挈整個龐大的經濟共同體。
二、三十年前我們追捧日劇明星;近十年有韓星、韓團,到底香港有多久沒有出現過横空降世、被超級追捧的本地偶像?很久沒有。最近大概是 20 年前出道的 TWINS 、周杰倫吧?我讀小學的年代是楚河漢界譚詠麟與張國榮之爭;那時偶像就是明星,高高在上,哪會像姜濤如此真實,如鄰家男孩。貼地賣廣告,清澀地丟下一句:「一個願意同你食麥記嘅人,你仲要佢等?」由老麥到卡地亞的廣告,他都有本事吸納,因為這片薑夠率性、 MK 、入屋。
當然, VIUTV 造星的成功,不能不歸功於「對手」的輕敵、不思長進、固步自封,到令觀眾生厭的地步。當「拆大台」成為社會草根「打老海鮮」的思想投射, TVB 的對策竟然是找掌門人,翻撻上世紀掌門人節目的大綜藝,不換湯更不換藥,難怪令觀眾徹底離棄,轉投真心好笑的《自肥企劃》。
人家說香港正進行一場電視大戰,我不認同。因為那條沉睡的巨龍只想 HEA 不想郁,根本無打仗的雄心,花生都慳番,難怪被 193 寸「四十幾歲仲後生仔傾偈」。 VIUTV 做到令大眾肯睇番本地電視節目,撇開韓劇、美劇於不顧,又何嘗不是一幕有趣的文化風景?(老實說,剛五周年的 VIUTV 也不是所有節目都具水準,因外判所以節目非常參差)
說到底, MIRROR 與 ERROR 爆紅,絕對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者,疫情令娛樂節目需求急升;地利者,外國明星不能來港,追星就本地出產;人和當然就是整個社會對阻住地球轉的「老海鮮」的怨氣投射所致。全民造星,就是欲打破制度壟斷的結果。
ERROR
一場疫情,整個世界像變成了一面鏡,叫世人停頓下來好好觀照自己。藏污納垢的地方被看見,隱藏的真善美也被看見,薑原來可以越嫩越辣,你話係咪?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