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名雜誌社實習生,這大概就是我的實習報告。
VOL 40
01 編者話雜誌世界之大
您有見過就學時期《我的志願》寫「我要做雜誌編輯」的人嗎?立志要做雜誌編輯的人 不會很多,我遇過但我不是這樣的人。但不要緊,蜘蛛俠也不是自己選擇要成為蜘蛛俠, 做人嘅嘢,都是時勢使然。
在我起初接觸雜誌這回事的時候,認識很淺,但接觸到了其中一本本地雜誌的某一期 (由 於是競爭對手,故不敢開名),印象頗深。內有一整個 110 頁的專題,全部關於雜誌:美國、歐洲、日本和香港的雜誌歷史及重要人物、多名國際雜誌編輯的簡短訪問、數名本地雜誌編輯的詳細訪談,然後受訪的每名編輯又談論多本不同雜誌。看過後驚嘆雜誌世界之大。後來按圖索驥,去認識這個專題提及的雜誌,後來又發展到每本好雜誌都收藏至少一期,最後發現,雜誌和書本一樣也是無底洞,不會摸到盡頭。連名字都好多,除了「雜誌」和「刊」,還有「畫報」、「快報」、「手帖」、「評論」、「通信」、「文摘」、「論壇」、「之聲」等等。
02 編者話語源與考古
據歷史記載,世上最早的「雜誌」,是 1663 年德國神學家及詩人 RIST 所辦 的《ERBAULICHE MONATHS UNTERREDUNGEN》(可粗譯為「每月之教化討論」)。而 MAGAZINE 一字最早用於 1731 年創立的《THE GENTLEMAN’S MAGAZINE》。其實雜誌的出現很簡單,是因為印刷術起步,令雜誌得以發展。而 MAGAZINE 一字的來由,在阿拉伯語意思是「存倉、收集站」,經中世紀法語和意大利語進入英語;當初很多時候指軍事倉庫,順道解釋了為甚麼槍械彈匣也叫 MAGAZINE。
百度百科和中文維基都說,雜誌的形成來源於罷工、罷課或戰爭中的宣傳小冊子。而最早的醫學雜誌是《吳醫匯講》,創刊於乾隆五十七年 (1792 年);又有說,1896 年的《時務報》(梁啟超當主筆) 才是中國第一本雜誌。而香港第一本中文雜誌,是1853年 的《遐邇貫珍》(唔好問我,我都唔知個名點解),由英華書院出版,源起是用以傳教,後來以新聞報道為主。
03 編者話雜誌即是期刊
雜誌其中一個特點在於 (和報紙一樣),有出刊週期:週刊、旬刊 (十天一期)、雙週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訂立了週期後,讀者可以期待何時會有下一期 (但資訊發達的今天,可以不定期出刊嗎?) LIFESTYLE 雜誌是介乎於小說和新聞,可以有自己的主觀聲音和意見 (創作),同時又會介紹到一些現實發生的人事物 (報導功能)。我常常在想,書和雜誌到底有甚麼分別?這個分別可能可以更加找到雜誌的位置和價值。有人說紀錄片是一個城市的全家福,那麼雜誌可能是一個城市的日記 (JOURNAL)。書本很多時 ONE-OFF,雜誌則 PERIODICAL 地做。後者就似蘋果電腦的 TIME MACHINE,在每個時間點為城市的美學、論述、精神和面貌作個備份。又,如果書是一個建築物,雜誌可能是定期舉辦的博覽會,它有建築設計的成份,有一個主題和切入點,每期都盛載不同的展品。編輯替讀者消化了這個世界 (可能《READER’S DIGEST》的命名也從此來),整理後傳達扼要。後來出現的 BOOKAZINE 則是兩者性質結合的東西了。
另外一項很重要的分別在於:書主要由作者獨力包辦絕大部份工作 (當然還有編輯、設計師、校對);而雜誌是一群人的協力成果,由不同人的創意碰撞出來。厲害的寫手、編輯、出版人、攝影師、設計師、造型師、銷售、校對、印刷等,就會成就到一本厲害的雜誌吧。
雜誌也是一個溝通平台,或者說一個通信平台,一個 CORRESPONDENCE。雜誌從業員與讀者的溝通,讀者和讀者的溝通, 所以有讀者來信。所以學術雜誌很多時需要 PEER REVIEW,稿件要通過同僚審查,也是一個強調通信交流的發表平台。
04 編者話封面是靈魂
曾聽過一個說法 :「遮蔽著封面上的雜誌名字,能認出是哪本雜誌嗎?」言下之意,是封面作為雜誌的面孔和靈魂,有足夠的視覺個性嗎?或者以今天的流行用語來講,就是「辨識度」。但當然,這裏又牽涉很多問題, 譬如每期也是獨立的期數,講的是不同的專題;最重要是辨認得到也不一定「靚」。在「靚」之餘,也講封面所呈現的信息或感覺;當然還有廣告贊助的問題。
為甚麼這麼多人不懂日語都會看日本雜誌,看看 77 年歷史的雜誌出版社 MAGAZINE HOUSE (マガジンハウス) 就會明白了。以長壽雙週刊《BRUTUS》為例,縱使涵蓋的題材那麼廣泛,封面 SUBJECT MATTER 也有人或物或景或畫,連字體也每期不一,也營造到一個尚且連貫的視覺。
不過說到尾,這不算衡量一本雜誌好壞的確切指標。BUT A GOOD WA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COVER”。
05 編者話 BACKNUMBER 不應過時
一本雜誌做得好不好,看看其 BACK ISSUES 就知道了:今天看來,過往的期數還有多少價值?能引起讀者收藏的欲望嗎?多人收藏嗎?今天回看這些舊期數,我能看得到甚麼?當然,任何事物變成古董,都會有歷史價值,多差勁的雜誌若干年後都有窺探歷史的作用。最厲害的雜誌可能多年後仍然先鋒前衛,就算做不到這個境界,也可以呈現到一些 LONGLASTING 的美學或信息。 比方說,多年前的新店介紹專題,今天可能已經結業;最基本的歷史作用就是「我起碼知道當時有這間店存在過」,但如何去品評一間店,那個切入點或結論到今天可能仍然 RELEVANT。
曾見過收藏雜誌的人細心地撕除廣告頁數才收藏安放,以節省空間;又或者專程到中央圖書館找尋某年某期雜誌。這些想必都是具有一定價值的雜誌。
06 編者話好奇與挑選
有些意見認為,雜誌內最好看的是編者話,或最難寫的是編者話,或最看到編輯功力的是編者話。但,編者話應該寫甚麼?這點我也不肯定,不過從功能出發,這個位置可讓編輯表達一些關於編採和呈現今期內容的一些補充或註腳;未必是純個人發表。雖然,做人、講話和寫作一樣,不會做到 100% 客觀,個人觀點只是多與少的差別;如果考慮到這點,或許有高強的編輯做到每篇稿都像編者話。又例如 EDITOR’S CHOICE,在雜誌中出現的所有東西,不都應該是 EDITOR’S CHOICE 嗎?編輯的工作中,取材需要「好奇」而編採講求「挑選」的準則和眼光。所以每項「上雜誌」的人和事,都應該經過編輯揀選。
所謂「設計」就是因應要達成的目標,選擇一個最好的做法。一件事情裡面沒有經過設計的部份,即使奏效或者效果良好,也只是運氣好。
07 編者話讀者為本
上面提到,做雜誌時主觀與客觀的拿捏與平衡。很多人認為,我選擇去訪問去介紹一個人,前提是我認同甚至欣賞那個人的行事或態度或作品;「因為我要作出篩選」。可是,一件好的事和一件壞的事,各有值得講的理由;你可以將一件很壞的事,寫得很有洞見。最怕是本身 60 分的事物,硬把它修飾美化成 200 分;作為讀者的我恐怕會覺得被騙或被背 叛。雖然雜誌和新聞有分別,但雜誌不是廣告,產品和受訪者是如何,就誠實地表達出來。
所以雜誌選材的其中一個準則,就是讀者。不是出於「我自己的喜好」去選,而是從讀者角度出發去選 (雖然這裏牽涉「引領讀者」還是「被讀者帶著走」的問題)。《NOTTING HILL》入面 HUGH GRANT 假扮《HORSE AND HOUND》(馬與犬) 雜誌去訪問大明星 JULIA ROBERTS,對白裡面就有一句「我們的讀者想知道……」沒錯,有時其實不是你想問些甚麼,而是你的讀者想知道甚麼;甚至是,讀者本來不知道自己需要知道這個,但經你傳達後,他才發現自己想知道。編輯是讀者的 VESSEL,編輯得到一些 EXCLUSIVE ACCESS, 也是 BACKED BY 讀者 (量)。
08 編者話消費主義好
在雜誌出現的產品或受訪者,大多都樂於見到編輯將 80 分的自己寫成 200 分。這裏牽涉了廣告的問題。廣告不是萬惡,有廣告不等於差沒廣告也不代表好。媒體和廣告是相互依存的關係,重點是這個依存關係是否健康,是否雙贏。雜誌寫產品,不一定是宣傳或鼓吹消費。雜誌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去評論去 REVIEW。誰大誰惡就去附和誰,不困難;分析到產品又從比較中獲得新觀點,可能對產品對消費者都有利,是為良性競爭。
而品牌也很早開始自己經營雜誌,例如愛馬仕的《LE MONDE D’HERMÈS》 和《FANTASTIC MAN》經營的《COS MAGAZINE》就是相當出色的雜誌。
在我不停認識世界上的雜誌時,發現到一個叫美國的地方有一本《CONSUMER REPORT》,86 年歷史了,以評測產品作為主要內容,設有自己的產品評測實驗室;它以非牟利機構形式運作,不接受廣告,所有測試的產品包括汽車都是自費買下,而不是品牌或商店提供。
不過,這是很極端的做法。我相信做雜誌不只這種方法的。不過如果將本身已充滿空泛形容詞的產品新聞稿空泛地抄寫或整理一次給我看的話,很可能不是一個好方法。
GEORGE ORWELL 說 JOURNALISM 就是印一些某些人不想你寫的東西。做雜誌不用 這麼極端,但新聞稿裡面一定不會找到不能寫的東西。
(待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