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法國人是浪漫,不如說是理性。
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 近日將香港門店搖身變成書店,擺放文學和儀容書籍,最特別是挑選了多本 TASCHEN 出版的古植物標本復刻書,令人驚訝以前科學家也是藝術家。
英語中,「鑒賞家」一詞就是借用法語的「CONNOISSUER」。法國遺產影響強大,正如科學也是藝術,法國人對美學最大的貢獻,就是將美學當成科學,著書立說、分等級定標準鑽研一番。法國菜和藝術或者不是你的首選,但不得不承認世界依然遵從法式標準。飲食有米芝連,時裝有高訂協會,語言有法蘭西學術院,而男仕儀容打扮亦有一系列程序。你說這是理性還是感性?
近年男仕越來越注重頭髮和鬍鬚修剪,皮膚、牙齒和指甲保養,個人標誌香氛,有研究指男仕美容銷量去年大增 77%,不少品牌都著手分一杯羹。
其實法國男仕自古就注重儀容,17 世紀的歐洲人開始熱愛旅行,當時法國的男仕出行必定會攜帶一個 GROOMING SET 皮袋,擺放護理工具。正如法國的莊園會將植物修剪整齊,表現出人工之美,男性生物蓬勃生長的毛髮就是表現 CHICNESS 的地方。法國文化認為懂品味和談吐是有文明的舉止表現,就如哲學辯論、詩詞歌賦,是對人類文明的樂觀態度。
法國人如何鑽研儀容的藝術?以 BULY 的梳為例,就有 135 款為不同髮質、長度、體毛、頭皮、手拿方式而設計的梳,經歐洲傳統工匠製作,人手塑形、雕刻和拋光,梳齒和凹口經排列和磨滑,以防傷害頭髮和頭皮,當然本身玳瑁的設計就是一件擺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