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網絡文化是怎樣的?能以數詞總結陳詞嗎?抽水、幽默、造作、憤怒,這些例子通通都能在網上找到證據。由當初網民愈罵愈紅的KOL現象,無間斷的時事抽水式報道,再配合了以諷刺他人為名的專頁趨勢,網絡上的報道或許沒有內容的需要,一切但求能「圍爐取暖」,讓她、她、她圍威喂地大吐不快就能了事。
雖然網絡上人人亦有言論自由,但是,近日筆者便留意到其一KOL貼子的留言甚為有趣。貼子內容純粹是介紹產品內容,並不是文中重點;而最引人目光的,着實是其貼子的留言。其一網民聲稱其KOL曾經Refund,更在留言中寄望該名KOL不要再到各大門店退貨。然後,更指出其男友曾經替她拍OOTD (Outfit of the day)而「貼地」(意:躺臥在地上),引來網友和議。
本地的KOL現象向來惹了不少負面聲音,不過樹大有枯枝,KOL的圈子內有惹人反感的人,亦有默默耕耘的一羣。不過,不論該KOL實屬哪一幫派,都不應因此失去了Refund權利的理由吧?按照Hater的邏輯推測,是否暗示明天的KOL將失去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權利,繼而失去了每人應有的自由呢?
你或許會說,當KOL便要「食得鹹魚抵得渴」,接受大眾批評。但是,批評亦有分層次的。沒頭沒腦的批評只會顯得自己短視過人,叫人不要再去Refund?這般毫無建樹的論點,大概能收集成一本「今日笑話」。同場加映了評論層次的理論圖,或可供各位Haters參考。
Meryl Streep曾經在金球獎典禮上發表演說——“Disrespect Invites Disrespect. Violence invites violence.”;只可惜,在社交網絡上,看畢金句圖、按下讚好後,另一邊廂卻繼續地把「罵」當成娛樂而已。
你要知道,誠實且有內容的批評是一種貢獻,無理且雞蛋裏挑骨頭的惡意最終只會沒完沒了。雖然我們不能讓世上各人都喜歡自己,但卻能把討厭人的力量化身成一種推動力,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