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今天的亞洲時裝逐漸抬頭,上海、北京、首爾、東京的時裝周越來越具規模,實在是多得前人種樹,東方時裝的發展才能走得如此一路順風。
事隔已三十多年,很多人大概都遺忘了,現時的時裝設計大師,在八十年代只是無名小卒的設計師。大概當事人都猜不到,當時(八十年代)的一個「嬲」字,竟然改寫了歐洲孕育的時裝傳統,起了爆發性的變化。
八十年代是日本時裝設計師打開了巴黎時裝周大門的關鍵時刻。由當初的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到了1982年的川久保玲(Rei Kawakubo)與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日本時裝在巴黎終於成為了「一回事」,這個「嬲」字,有如他們的革命態度,以憤怒的姿態在巴黎著陸。
尤其當時的歐洲時裝產業,還未談得上為真正的「開放」,常以男性設計師為主導,使女性設計師的地位與女性藝術家相若,一律均難以獲得世人認同。唯獨川久保玲無懼當時歐洲時裝產業的性別定型,更在首次參與巴黎時裝周的時候,發布了“Bag lady/post-Hiroshima” 的系列;那些被喻為”Swiss cheese sweaters”破洞的毛衣、水洗的殘舊(Torn)的布料,不但挑戰了巴黎時裝一貫的奢華定義;更在雙重的枷鎖下,為歐洲媒體帶來了震撼的衝擊。
雖然不乏評論家採用了「廣島原爆裝」或「精神病患服」等等的歧視性用語來評論她的設計,她最後都只不過輕描淡寫地回應:「我喜歡得到反應,即使是批判、失焦的攻擊。有批評才有刺激。」
回頭看,在80年代與他們仨相關的文章標題,均離不開”New Wave” 、”Shock Wave” 與”Chanllenge” 等等的字眼,叫記者們提出假設:「他們是有目的地共同『前衛』的嗎?」
誰不知寡言的川久保女士如此回應:我們絕對沒有(需要」目的去組成一個“Japanese Avant-Garde Fashion,” 的三人組,但我們對時裝都有自己的一套意見,所以設計各有特色,而我們這群人的作用,便是世人塑造了日本時裝的「第一印象」。
無獨有偶,三宅一生亦回應了記者的提問:在八十年代,日本的時裝設計師帶來了嶄新的創意,這些創意是歐洲沒有的。所以當時的人對那些感到驚訝,但隨後卻為歐洲時裝帶來了新的視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