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時裝界5月首個星期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時裝展覽與晚宴都會成為全球焦點。隨《Rei Kawakubo, Comme des Garçons , 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çons: Art of the In-Between》最終正式開幕,看圖作文的媒體打蛇隨棍上,一窩峰地盲目稱讚展覽如何”Amazing”,如何地”Impressive”…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報道多的是。
容許筆者就此略過展覽的基本資料(展覽的分劃部分及展品大可從以下影片獲得端倪)。今回我們討論的,應是#metkawakubo到底有什麼特別含義?撇除了展覽、展品和紀念品的即時報道,若然閣下還未能吸收箇中的精華底瘟,好歹也只是個Fashion Victim,一律只聞新鮮事,不好好吸收,從而轉化成一種體悟,都只能說是可惜而已。
與其說遠距離欣賞展覽叫我失望,倒不如怪各個權威媒體陳腔濫調的吹捧假象。雖說展品質素是毋庸置疑的,不過當中概括的系列選擇實在是過於偏頗,美其名為回顧展,其實都不怎樣回顧了川久保玲的創作歷程,就如Suzy Menkes與筆者閒聊時所說:這個展覽缺乏了川久保玲的龐克時期,例如是那些很可穿的PVC Biker外套,雖說不是什麼skillful之作,但也值得一看。
羅馬又不是一日建成,筆者一邊在遊覽展覽時,一邊卻在反問自己:為何川久保玲只希望展示近4年來的系列呢?到底此舉是英雄莫問出處,還是那一階段的「她」根本不是「她」?
photograph by Jonas Gustavsson, courtesy by Ming’s Magazine.
她那句:我不回望過去;或許解答了不少人心中的迷思。但是回顧展缺乏了這一塊土地,又教人如何回顧川久保女士的創作呢?這點我到現時依然說服不了自己。
除了展品的選擇,展覽全白的裝潢亦欠缺感染力。我明白是次展覽是由Emptiness與Space的概念組成,但是燈光、Layout等等依然叫人感到失望。到底是期望過高?還是Andrew Bolton說服不了川久保玲呢?
諷刺是,本以為來到這裡,我會獲得更多的答案。誰不知,「答案」卻是更多的問題,教我回港後依然一頭問號。
photograph by Jonas Gustavsson, courtesy by Ming’s Magazine.
‘‘向來大都市藝術博物館與 Andrew Bolton 的大名,已是個時裝展覽的金牌保證。為何偏偏要在此回叫人失望?’’
photograph by Jonas Gustavsson, courtesy by Ming’s Magazine.
在個人而言,只能夠說:因為她是川久保玲。她不是一個活在glamorous 圈子的人,要硬把她放入MET的華麗舞台上,你都沒法子強逼她成為一個自我澎脹的人。
她就是如此含蓄,如此effortless。就連時裝騷、店鋪都有如此簡約(甚至沒有音樂)的安排。所以,到最後還是樂見MET沒有把Comme des Garçons成為一個很Loud,很hip的展覽(或可想像,如果川久保女士因MET這個平台,繼而把展覽弄得視覺爆炸,那也只可說晚節不保了。)…
筆者甚至因沒有驚喜而感到興幸。所謂的「不驚喜」,其實都是一場驚喜。如此類推,若然展覽很驚喜,那反而很正常,就不是一種驚喜了。(很玄,因此只用了最簡單的文字解釋。)
photograph by Jonas Gustavsson, courtesy by Ming’s Magazine.
或許如同Andew Bolton半年前所說:我們活在一個設計師越來越不重要的年代。
這個平實的展覽,就如摑了MET一把,好像川久保玲在挑戰這個舞台般說:誰說時裝展覽一定要華麗製作?只要有料的話,全白依然很好看。
因此,這個安排其實是貼題而有說服力的。過多的裝飾只會顯得設計師的作品功力薄弱,要歌頌這位清高的設計師,實在不由得庸俗的金錢堆砌點題。最基本的展覽,就是展出作品,就如演唱會最基本的動作,就是歌手演繹歌曲,當中的選歌與舞台是其次,最重要還是那一份作品吧。難道你真的需要浮誇的舞台,才懂得欣賞展出的作品嗎?
這個展覽帶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與一般MET展覽如此不同的簡約安排。歸根到底,時裝設計師就是如此純粹,把一生精力放在作品上,眼中只有創作,因此,展示作品時,天橋上可以沒有馬車、摩天輪的裝飾,因為作品才是主角吧。
尤其在時裝界縱橫40多年,川久保玲均不愛以Loud的姿勢來展示設計。更何況是以個人為題的一個時裝展覽呢?在一個以設計師為題展覽而言,五光十色也看怕是種自我澎脹的行為。
我深信有自信,有實力的人從來都不用大聲說話。川久保玲亦然,出席Met Gala不身披晚裝,脫離華麗框架在MET舉辦展覽。框架就是庸俗的,能擺脫此等「常理」的人,便自不然成了「雅」吧。
故此,容許筆者就此宣布:這場雅俗之爭,最後由川久保玲獲得勝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