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讀初中時開始留意時尚,一切的覺醒始自在路上見到無數人拿著相同圖案的手袋。無錯,那就是Louis Vuitton的monogram圖案。之後,更認識了Dior、Gucci、Fendi、Celine(對,Celine也曾有monogram)、Burberry的格仔及各品牌的經典招牌圖案。2000年代前半段日子,monogram幾乎與fashion劃上等號。這全因Marc Jacobs和John Galliano諸位把古老名牌起死回生的60後設計師,以潮流手法把過時的monogram包裝(Stephen Sprouse和村上隆等藝術家元素),並推向不介意炫耀的時代。
千禧年代前後是一個不介意炫耀的時代,看《男親女愛》Do姐每晚拿LV袋穿Burberry格仔衣物。
但到了2000年代後端,反logo的It bag崛起。據《Dazed》的編輯分析,是金融海嘯的後遺症,經濟低於使人心改變,一切改為講究低調。於是大家放棄loud的monogram產品,轉用(另一種辨識符號)扮低調的It bag︰YSL rive gauche的Muse、Givenchy的Nightingale、Celine的Cabas(雖然是反It bag,但仍然iconic得一眼認出)輪流登場。所有人一下子變得敬logo而遠之,生怕被人發現用logo bags取笑是新發財。加上無數假貨和下價品牌模仿(記得中學人手一條的Beams boy巾?),monogram變成庸俗中的庸俗。
2008年左右,logo潮流退卻,低調中見特色的It bag一個接一個登場。
當一切循環當一切輪流,logo-mania的潮流在這一、兩年又回來了。最簡單的解釋是大家對低調美不再感興趣,悶夠了,或安靜夠了。社交媒體時代,所有消費在網店開始,在IG終結,心頭好在貼出相片的一刻使命完成。如此短暫又充滿表演性質的過程,有logo、比較易認出的產品始終比較有利。故此,請看Demna Gvasalia及其Vetements和Balenciaga、 Alessandro Michele的Gucci,甚至Christopher Bailey最後期的Burberry,大家都不再羞於運用monogram或招牌圖案在設計中。Maria Grazia Chiuri的Dior monogram袋更與John Galliano時期的款式甚為相似。而市場看來亦十分受落,大家似乎都準備好wear it loud了。
天橋上,不少logo和招牌圖案都回歸,不再低調。
故作sophisticated的人一向對monogram嗤之以鼻,而更sophistcated的人則覺得monogram無可無不可,是暴發戶是hypebeast還是真正的時尚高手,一切端乎閣下造化。反正你喜不喜歡也好,logo-mania都回來了,無比討厭的話,唯有等候下一次潮流逆轉罷。
左︰John Galliano時代的Dior monogram bag,右︰Maria Grazia Chiuri的Dior monogram ba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