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聽過女友人假設的理論,就是男生只要顧及身型與皮膚狀況,自不然穿什麼都好看。然而,好看又不代表時尚,就如香港有很多俊俏面孔的男藝人,但往往與時裝絕緣。沒有以往陳百強、張國榮般的潮流號召力,更沒有所謂的 Style Icon。時裝,難道只是為了拍攝雜誌硬照、製造話題而存在?
Jam Hsiao in Chanel
剛巧巴黎男裝周揭幕了,不見得台上男裝如紅地毯衣着般沉悶。尤其自二十世紀以來,時裝與名人文化已是同根生。兩者互利共存;但是,今時今日大熱品牌如Gucci、Balenciaga、Louis Vuitton和Chanel等等的設計,卻不見太多男星能駕馭(得好看)。直至看到另一邊廂的蕭敬騰,穿起全身 monogram 的 Gucci西裝(Cruise 2018)、CALVIN KLEIN 205W39NYC(S/S 18)、Chanel等等的服飾依然從容自在,看到了「人着衫」與「衫着人」的分別,也明白了時裝的最大意義。
Jam Hsiao in Gucci
Vivienne Westwood說過,時裝與成衣的分別,就如沙律一樣,It’s something that is a bit better;就如很多被外界稱為「男神」的藝人披上西裝,官仔骨骨就已經獲得讚賞。不過,不代表這是個 a bit better 的選擇。蕭敬騰得天獨厚,能披起多個品牌的設計,但依然帶有個人特色,加上其音樂風格,加強了其前衛、創新的形象。
雖然談樣貌、身材,他未必是位風靡萬千少女的偶像,但他的氣質與形象,卻個百分百鮮豔奪目的 Style Icon。
讀到這兒,你也許會問:沉悶西裝又何樂而不為?Play Safe 又為何不行?;西裝確實沒有錯,就如一套制服,一套西裝能夠讓你穿一輩子,穿上它,你不會有任何的不安,但當然,也不會有助你 feeling special;時裝的 a bit better,是指 a sense of uniqueness,與我們的自我價值相輔相乘。它就是能夠讓我們感到自己的獨特一面,筆者看過有無數男生從時裝找到了個人的獨特 feature 與氣質(Balenciaga 也有功勞),彷彿愈是自命不凡的人,便愈是唾棄只為大眾提供服飾的時裝品牌;就如你穿過 Fast Fashion 的西裝後,就明白何解一件 COMME des GARÇONS 的西裝外套索價兩萬般,就是即溶咖啡與即磨咖啡的分別——a bit better!
再者,物質主義與我們的長大不離不棄;我見過很多男人成長過程,喜歡買車買錶穿潮牌;但時裝、品味,就是永遠讓你培養出一種審美,避過那些假命天子,讓你透過物質吸引,提升個人生活素質。畢竟賺錢食腦,花錢更食腦。既然時裝是我們的第二層皮膚,是我們內在的延伸,就像Miuccia Prada所說,Fashion is an instant language,你身上的東西,玄妙得如水晶般的磁場,代表了自己,也同時影響着你。
最後,還是慶幸蕭敬騰選擇了當個時尚的藝人,讓他每次出場總會帶來驚喜,也示範了世上男生不只得一個類型(尤其紅地毯的男星隱形得像女星的道具)。
說到底,傳不傳奇,好像總是與身上的衣物相輔相乘;因它反映的,不是派頭、身份與地位。反而是個性,喜好與品味。就如近來友人討論到,某某城中男神的Instagram竟追蹤了很多性感露骨的女生帳戶,頓時大減這位「男神」的分數。我們身上的時裝,不就是異曲同工嗎?但願閣下不要選擇那些「性感露骨的女生」的fashion choice,免得被人如《Black Mirror》般評分 nosedive 罷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