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電影美學大師張叔平親自設計出顛倒眾生的花樣年華,張曼玉在戲中身穿二十三套旗袍完美展現恰到好處的東方美態,令人讚嘆不已。不過東方主義的凝視下,當代時髦女郎不知不覺成為西方人眼中對亞洲人刻板印象。墨爾本時裝設計師Betty Liu由此激發靈感萌生,誇張手法重塑東方女性的角色形象,並邀請到時裝攝影師Jess Brohier拍攝名為Eating the Other的系列海報,探討西方人對中國傳統旗袍的迷戀。
談起旗袍固然大有學問,這種貴族民間女性都擁有的典型傳統服飾記載著中國歷史的變遷。要知道三十年代的中國人旗袍主要走及地之風,傳統的國民服飾以簡樸為主。最花樣百出的源自四十年代抗戰時期開始的海派打扮,傳承自西方的打扮讓旗袍同時改以西式墊肩與無䄂開襟剪裁,慢慢成風。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對中國傳統女性形象亦逐漸從這時建構而成。東方主義乃謂西方對他者東方文化的扭曲認知和想像。一旦這種想像強加於人身上,便是一種文化霸權(hegemony)。那麼Betty Liu是如何展現這種西方凝視下的東方女性形象?我們且看看她與時尚攝影師Jess Brohier交出的作品Eating the Other。
第一眼看到你也許會忍不住莞爾,然而你深思熟慮便想到她們的用意。Eating the Other系列所拍攝每個模特兒都可以用怪異比喻為之,設計師固意讓模特兒們身穿印有中國大闊寬紅袍而不是緊身性感的典型旗袍,巨型的輪廓幾乎掩蓋她們的身形,刻意誇張的手法帶觀者重新審視這種亞洲女性刻板印象。
中國傳統愛好共坐一桌圍食,於是乎四個模特兒便置身常見的中式飯館,桌面安置中國特色小菜如白飯雞腳,餃子,小炒熱食等。模特兒四個手袖相互牽連一起,時而呆滯地圍坐在飯桌,時而動作變得越來越瘋狂,畫面呈現美學變得別具諷刺。對Betty 而言,這種形象化的表演形式是另一種傳達服裝理念的方式。同時通過主題和藝術方向反思自己,批判對亞洲刻板印象。
最後Betty接受訪問時談到這個系列最終理念,「我不認為時尚設計只俱備功能性和美學作用,而是我想構建想法的媒介。中國服裝的歷史經常受到西方所簡化誤解,我只是想打破那種誤解。」系列色彩濃厚的海報設計予筆者而言相當新鮮,如花似玉四字重複加印而成的旗袍諷刺味濃。看過設計師的手筆,你又有何感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