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編者話記者與編輯
不少 LIFESTYLE 雜誌並沒有記者崗位,但凡入職的都屬於編輯。記者和編輯工作範疇上不同但有重疊,簡言之前者第一身接觸 SUBJECT MATTER,比較多外出工作取材然後撰稿,後者就較多留守編輯室做策劃、整理和管理記者,未必需要親自撰稿。不少編輯都當過記者,或者由記者晉升,薪酬也較記者高,但記者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職業。在媒體業更加成熟的城市,一輩子當記者的人也不少。
LIFESTYLE 媒體始終和新聞有別,所以慣常地採用「記者編輯同體」的架構。另外,領導編輯室的編輯不一定叫 CHIEF EDITOR 或 EDITOR IN CHIEF,少數外國雜誌會簡單將之稱作 EDITOR。不過在數碼媒體盛行的年代,媒體工作者的職銜開始由 EDITOR 變成 CONTENT EXECUTIVE、MANAGER、 DIRECTOR 等等。
10 編者話圖片商店
在電腦普及之前,做媒體要用菲林相機要執字粒。後來數碼相機技術成熟,ADOBE PHOTOSHOP 等修圖軟件也變成媒體業的必備工具。然後修圖軟件進化到移花接木也不成問題。那麼,這些相片還是反映真實的相片嗎?攝影作為藝術,本來就很難完全主觀地反映真實,而修圖當然可以是藝術表達的一種。但修圖究竟有沒有界線?一張圖片除了「靚」,是否就沒有其他要求或追求?下一波的科技發展又來了,人工智能生成圖像的軟件例如 MIDJOURNEY 和 DALL-E 的測試階段逐漸成熟,只需輸入幾個關鍵字已經可以生成多幅像真圖片,可能又會改變做媒體的方法。
11 編者話搵 REFERENCE
REFERENCE 和媒體工作的關係很曖昧。REFERENCE 可以作為靈感,也可以作為團隊之間溝通視覺效果的憑據;畢竟視覺難以用文字表達,充滿歧義,用圖片表達有效得多。太像 REFERENCE 就是抄襲,太不像 REFERENCE 的話又好像失去了溝通的用意。
純粹「靚」就足夠,還是「原創」也重要?跟著 REFERENCE 來做,是創作還是二次創作?
12 編者話書報攤和雜誌店
談到紙媒衰落,我想起書報攤也面臨絕跡;因為政府已停止簽發新的小販牌照,亦嚴格限制現存書報攤的繼承和轉讓。從前在飲茶時在酒樓門口買報刊的生活習慣已經成為歷史。最便捷買到報章的地方就是便利店,而便利店也一直縮減 NEWSSTAND 的尺寸。在香港,中環環球大廈從前有專營外國雜誌的捷刊,因為東主王先生年事已高而於 2013 年結業;在尖沙嘴專營日本書籍的智源書局於 2020 年結業。據悉,捷刊王先生有 10 年時間都只是勉強收支平衡,自己連薪水也沒有;而智源能夠經營 73 年,很大程度因為商鋪是家族持有。軒尼詩道的書得起有很多稍為另類一點的建築和設計類書籍雜誌,於 2016 年結業。當然還有 PAGE ONE;雖然現在有誠品,但葉壹堂的空間和對於藝術書籍的聚焦也令人懷念。我亦想起「雜誌社」這個名稱, 也越來越少聽到了。
不過專營雜誌以及雜誌文化的地方還是不少的。KUBRICK 當然是一個好地方。大南街的日本書蟲也很值得大家支持。柏林有 DO YOU READ ME?!、巴黎有 OFR、荷蘭有網店 BRUIL & VANDESTAAIJ、巴塞隆拿有 ILOVEPAPERCO。英國也有 MAGCULTURE、 MAGMA SHOP 和 STACK;本來還有網站 MAGPILE,不過已經關閉。INSTAGRAM 上 也有例如 @COVERJUNKIE 這些專講雜誌文化的帳戶。
13 編者話訪問、訪問和訪問
訪問是組成雜誌內容的主要形式。問題來了,訪問 (或者雜誌本身) 是編輯有話要講,還是讓受訪者講,還是編輯想透過受訪者的嘴巴講自己想講的事?如果是專訪的話,要是沒能引導出受訪者自己都沒想過的事,那麼他自己在社交媒體發文就可以了,還不用假筆於人。訪問就珍貴在觀察者的第三方角度,有時候當局者迷,有些盲點他人才看得到;ANDY WARHOL 創立的《INTERVIEW》雜誌大概就是基於這個思維而創立。拿著一個題目去訪問不同的人,就視乎記者本身立論如何,他引用受訪者的哪一句,也很影響呈現出來的論調。
14 編者話 FLOW
冠冕堂皇地說,雜誌的版位的次序,應該構成一個 FACILITATE 閱讀體驗的 FLOW。一個專題內的文字和圖片要怎樣排序,也設計得到;但如果一本雜誌裡面有幾個沒有關聯的專題和圖輯,我也看不透要怎樣排列才稱得上一個好的 FLOW。又係嗰句,沒有經過設計的話,成功也是偶然好運。
15 編者話雜誌的力量可以好大
曾經見過一個雜誌專題的題目:文字的力量很大。而其實今天恆常滑 IG 年輕人,大概會驚奇雜誌的力量可以有多大。舉少少例子:
- 英國電影協會 (BFI) 於 1932 年創立的老牌電影雜誌《SIGHT AND SOUND》每 10 年就會舉辦一次「最偉大電影選舉」,是國際電影界的一件大事。
- 《斷背山》有原著小說的,而當初就是在 1998 年刊載於《THE NEW YORKER》的小說。
- 七十年代,美國導演 CAMERON CROWE 在 15 歲的時候替《ROLLING STONE》撰稿,訪問音樂巨星,16 歲的時候隨樂隊踏上三星期的巡迴演出,做一個封面訪問。後來CROWE 在 2000 年以此為藍本,拍攝電影《ALMOST FAMOUS》大獲好評。
- 《ROLLING STONE》記者 MICHAEL HASTINGS 在 2010 年親身到阿富汗觀察及訪問美軍統帥 STANLEY MCCHRYSTAL 和他的直屬士官,文章揭露統帥團隊言論不當,在雜誌刊出後間接令 MCCHRYSTAL 向奧巴馬請辭。後來文章變成書籍《THE OPERATORS》,再變成由 BRAD PITT 主演和投資的 NETFLIX 電影《WAR MACHINE》。另外 HBO 電視劇《GENERATION KILL》也是同樣的 CASE,也是《ROLLING STONE》。
- 名作家如海明威和 TRUMAN CAPOTE,都曾供稿予美國《ESQUIRE》。
- 作家 HANYA YANAGIHARA 先在《CONDÉ NAST TRAVELER》當編輯,後來轉到紐約時報的《T》時尚雜誌。2015 年小說《A LITTLE LIFE》非常成功,但她沒有當全職作家,繼續在《T》當總編輯。
-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重要導演,大多都在《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 當過編輯 。
16 編者話要向停刊的雜誌致敬
17 編者話 IKEA BILLY 不是雜誌迷的好朋友
有人笑說,價格相宜的 IKEA BILLY 書架是愛書人的最好朋友。但對於雜誌迷來說就不是了;因為雜誌比較重,如果整格放滿雜誌的話,BILLY 的橫板肯定會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