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CoCo Chanel 曾經被Paul Poiret嘲諷為窮困的開發者,Paul Poiret撰文批評她那些令人沮喪的設計好像在哀悼誰人似的。而Coco Chanel只幽默地回應了一句:「親愛的,就是你。」
世上沒有人會喜歡被批評,但自從人類懂得思考那天開始,批判已經存在。偉大的莎士比亞、米高安哲奴、貝多芬、莫內和梵谷,他們的作品都曾經遭受批評洗禮。人沒有完美,創作亦然,因為有缺陷和瑕疵,人活在世上才需要去學習,學習如何進步。直到我們踏進棺材之前,每一刻都在學習,而學習批評,學習被批評,都是人生課題。
1981年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首次在巴黎發表系列,巴黎的報章都是負面評價,以「邋遢時尚」和「荒誕」來形容他們的設計。川久保玲的設計更首當其衝,被譏諷為廣島原子彈爆發後的「廣島時尚」。美國媒體則譏諷是向傳統服裝風格的徹底嘲弄。
時裝界亦一直和批評共存,偉大的Coco Chanel,都曾經被前輩Paul Poiret批評得體無完膚,Yves Saint Laurent、Gianni Versace、Jean Paul Gaultier、Oscar de la Renta、Rei Kawakubo、Alexander McQueen、Alber Elbaz、Stefano Pilati、Riccardo Tisci和Hedi Slimane亦無一倖免,曾經在批評聲中成長。沒有人自出娘胎就懂設計衣服,學會所有知識,當了設計師又怎樣,地位再高的Karl Lagerfeld,也不敢用完美這兩個字來讚美自己的創作,他甚至認為被批評是獲益良多。事實勝於雄辯,批評是對是錯,時間可以見證,用不着張牙舞爪。再多才華,如果連一點批評說話都聽不入耳,別說要成為偉人,恐怕連做人,也成問題。
Alexander McQueen接替John Galliano掌舵Givenchy後的第一個97春夏高訂系列,亦備受批評。完騷後,《Harper’s Bazaar》主編Liz Tilberis在記者面前,面有難色說:「這個系列不夠好,只是一般而已。」而法國報章更不留情地形容譏諷模特兒穿得像Drag Queen,形容Alexander McQueen只是英國一名小流氓,配不起Givenchy。
Gianni Versace在成立個人品牌的初期,其設計風格也備受評擊,尤其是英美兩地時裝界。英國《Vogue》和《Harper’s & Queen》不喜歡他的設計,認為是虛有其表的花招,甚至是只有妓女才會穿著的服裝,《Tatler》更從不報道他的設計。1982年他在美國Dallas展出系列,也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媒體及百貨店買手一致劣評,認為他的設計庸俗,只適宜在夜店出現。
批評不是傳媒專利,設計師與設計師之間也會互相批評。Azzedine Alaïa就曾經批評Karl Lagerfeld只懂模仿Coco Chanel,他說:「我不喜歡他的設計,他的精神和態度,有太多拙劣模仿。他一生從來不會拿起剪刀,這不代表他不偉大,只不過他是屬於另一個制度而已。我們所做的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