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 Gala 早前公佈了明年的主題,明年將以「Camp: Notes on Fashion」為主題。關於 Camp 這個詞,許多文章把它展釋為一種誇張的非自然風格,無錯這很抽象,牛津字典對這個詞彙的解釋為「誇張的、戲劇化的;與同性戀有關的」。但是該怎麼穿,怎麼扮,才能切合 Camp 這個主題呢?這很難說,Camp 其實並不是一種特定形式的風格,而是帶有思想態度的感受力。所以今天以一套經典電影帶大家感受,何謂「坎普」(Camp)。
recommended readings

每每提到坎普,不得不提的便是由舞台劇改篇的 1975 年電影《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這部電影上映當時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關注,後來退到午夜場電影發行,受到許多對電影有獨特品味的小眾一群喜愛,上映至今超過 40 年依然有院線作有限度放映,成為電影史上最長久放映的電影。



一對剛訂婚的男女,約會的途中遇上一場不尋常的暴雨,驅使二人走到一座不尋常的詭異古堡,遇上一群不尋常「恐怖」怪人,上演了一場不尋常怪胎秀。無數個不尋常造成的故事,《洛基恐怖秀》中的「恐怖」指的是其實是顛覆常理的場面調度和脫序的敍事安排,當中不僅是那場「恐怖」的體驗能稱之為坎普,五位在古堡出現的不尋常人物亦能透徹體現不同感覺的坎普。

Riff Raff
進古堡後第一名遇上的便是古堡的 Riff Raff,而飾演這個角色的 Richard O’Brien 其實是這部舞台劇兼電影的編劇。猶似鐘樓駝俠的大駝背,稀疏的頭髮,還有甫一打開古堡大門時便讓人不寒而慄的雙眼,一臉頹廢的妝容,既帶點龐克,又散發着哥德的死亡氣息,這裡顯然不是個「正常」的地方。而這個角色是戲中最被邊緣化的一角,從駝背帶來的非自信之感,到古堡主人 Frank 的各種非人對待,這種壓抑、富壓迫感的邊緣化令他在電影中嘗試作出反抗,從怪異延伸至坎普行動力的展現。

Magent, Columbia and Rocky
這兩個女性角色分別都是 Frank 的奴隸,Magent 和 Columbia的誇張妝容,從幾乎全白的粉底、紅唇便展現出感官上「不自然」的坎普。而人造人Rocky 洛基雖以一身肌肉,完全的雄性身體但卻穿着性感的金性底褲,顯然闡釋着對身體慾望與酷兒文化的暗示。Columbia 的設定是一個熱愛搖滾的groupie,戲中除了音樂部分外,多次提到搖滾樂(Rocky 亦是暗示着搖滾的 Rock)搖滾樂精神上對傳統的反抗亦與坎普不謀而合。David Bowie 和他代表的華麗搖滾派系以及新浪漫主義也能看齊是坎普風格的一種。對於搖滾的熱愛、一開始的 tuxedo 裝份、對自己身體的物化,Columbia 一角在戲中展現不斷交替的性別意識,都在層層遞進坎普思想與美學。
recommended readings





Frank
最後電影的主角 Frank 無論是他的濃妝艷抺、高跟鞋網襪,以至他的雙性戀雙性人身份,同時擁有男性的剛強和女性陰柔的特質,都在展現那種所謂「不自然」、主流認為的那種異於常態的狀態,卻帶着一種處於「地下」的特質,卻異常地自信,對於主流作出極端的不妥協。處於戲外隔着銀幕看 Frank 的我們,Frank 的行為無疑是失衡脫序,但反觀 Frank 亦令我們自省,可能處於他世界以外的我們對於這類人的莫視態度才是一種異常的失衡。而 Frank 對自我的那種縱情享受也就體現出坎普的極致與根本。



故事整個顛覆邏輯性和失序的結構都看出了坎普精神,若要說坎普是一種非自然的狀態,不如以「反主流」來形容可能更為合適,而坎普之所以在中文上不能意譯,只能音譯的原因是它從來可以是任何一種非固有的形式出現,它是一種性別意識的象徵,更是在於美學上儀式的抵抗。因此令人更期待明年 Met Gala 上的一眾嘉賓如何以妝容穿搭「反主流」,展現 Camp Attitud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