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兒Sunghee Kim
Dongdaemun Design Park (DDP)已成為首爾藝術界的 新地標,由著名建築師Zaha Hadid設計的流線型建築,現正上映Max Mara《COAT!》展覽,內有七個展廳,各代表了每十年的歷史,由五十年代創始人的辦公桌開始,你可知道品牌最經典的首件羊絨駱駝色大衣出現於何年何月?又是由何許人設計的?為什麼這件羊絨大衣能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現任創作總監Ian Griffiths在首爾現場親自解說。
Ian Griffiths在品牌中默默耕耘四十多年,直至近年才以公開發言人方式現身,曾跟創辦人Achille Maramotti學習時裝,Ian特別強調時裝教育的重要,也強調時裝與文化的關係,回顧過去六十多年的品牌歷史,將之重現於七個各代表十年的展區內出現:在五十年代的展廳中,特別將Achille Maramotti用過的辦公桌搬到首爾,桌旁旁邊則懸掛着一件屬於他的白色工作服,徘徊於被古董家具環繞的工作室,參觀者彷佛穿越至品牌誕生之初。在第二大戰時,原來時尚時裝一詞通常只屬於度身訂造的上流貴族,有haute couture而無ready-to-wear,品牌利用創新工業剪裁工藝,成為了ready-to-wear生產的先行者,也是其中一個最先設廠生產ready-to-wear系列的品牌,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擁有屬於自己的優雅時裝,推動時裝普及的佼佼者。
Max Mara創作總監Ian Griffiths
到了在六十年代,波普藝術大行其道,年輕而活潑的女性成為了設計的靈感來源。品牌設計也能反映當時的潮流:迷你套裝,稍短的袖子搭配手套,豐富的創意應運而生,在六十年代未推出副線Sportmax。在七十年代,品牌啟用更多年輕的設計師,雖然一直是設計團隊形式,Karl Lagerfeld,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等當時參與設計的年輕血液,從此都成為了獨當一面的知名設計師。與此同時,大衣也在這個時期,逐漸成為了品牌的設計主線。當時頗負成名的藝術家蒙德安里的多彩色塊,幻化成設計師的靈感,七件排在階梯上的紅黃綠大衣設計,展現了如同當代藝術一般的大膽想像力。
八十年代初期,職業女性漸趨獨立,渴望權力,並以時裝作為表達,法國設計師Anna Marie Beretta也參與到Max Mara的設計中,她在傳統的男性的軍裝中加入了女性元素,在1981年設計出編號為101801的經典駝色大衣:柔和的駝色,簡約輪廓,最適合任何身材穿起來都修身的立體剪裁,為女性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優雅,羊絨、camel hair等奢華與高科技的面料的加入,至今一直成為品牌經典大衣。
延至九十年代,許多攝影師和超模都成為美的指標,品牌邀請了Peter Lindbergh就Arthur Elgort和Richard Avedon等著名攝影師韋奇拍攝宣傳照片,他們的鏡頭記錄了包括:Carla Bruni、Raquel Zimmermann、Steevie 、Linda Evangelista 等氣質超模,展現品牌大衣風彩,經過不斷的改良,代表為包裹式大衣經典的Manuela Coat終於完美的定型,直到今天,Manuela Coat相關的設計細節已變成經典了。本次展覽的海報來自九十年代,Ian Griffiths 在清晨喝完咖啡後,留下了一張順手勾畫的草圖,一個生活的小靈感促成了這年簡潔的白色大衣。這張由攝影師Richard Avedon於1998年拍攝的海報趣怪及充滿摩登感,衣服與模特裝扮都充斥著包豪斯風格,仿佛跨越了時空。
在以上七個展區的中央,架設了一個巨大的圓頂型展館,圓頂上播放着韓國新媒體當代藝術家康利妍的projection mapping展覽,她從Max Mara過去六十多年的經典服飾中擷取靈感,又由跳舞的身影到抽象幾何圖形,幻化成星空宇宙,觀眾在圓頂與場館之間自由穿梭,或逗留此地,或平躺在軟墊上,以躺卧的方式欣賞圓頂天花的projection,置身其中,感覺奇幻。為了要表達,當女性跨越了二十一世紀,開始尋求更多內在力量與自我認知,品牌開始將藝術、時裝、女性與知性連上關係,從Art Prize for Women到Women in Film,Max Mara開始和藝術界與電影界有潛力的女性合作,展現對女性的全方位支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品牌與全球知名建築師事務所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合作,以紐約美術館命名的Whitney Bag誕生,以建築外觀為靈感的條紋,配搭充滿空間感的綫條,令人感到藝術感滿分。
同場加映,韓國人氣歌手潤娥、潮模Sunghee Kim及blogger Irene Kim都來助慶,演釋意大利大衣經典風範。
韓國人氣歌手潤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