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見大家開始討論「食雞」,我暗想,香港曾幾何時流行過麻辣雞煲和韓式炸雞,今次又食什麼雞?原來「食雞」是指 PUBG,一個絕地求生的槍擊遊戲。這個網上遊戲只有一個設定,100 位玩家被派送到一個荒島,互相殘殺,而成功戰鬥到最後的一名生環者會看到螢幕上出現一句「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這個遊戲因此稱之為「食雞」。最近我每晚都忍不住要「食雞」,可能是我的形象太成熟不似會「食雞」吧, 不斷有朋友 Whatsapp 我問我發生什麼事。 點解我唔食得雞呢?(雖然這次遲交稿都跟這個遊戲有關。 )
曾經有一個 90 後客人跟我說過:「 Snapchat 入面,你越高分就代表你越後生。」難怪我只得一百幾十分⋯⋯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介意自己開始變老,剛剛成為紋身學徒的時候,要稱呼身邊一些 90 後同學為師兄師姐,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尷尬,但也不算是令人困擾的事。最煩惱的應該是我曾經為了扮後生,故意梳起瀏海來,但每過兩年又會打回原型。早幾年的我襯上瀏海仍覺得合適,每隔兩年便會剪一次,可惜一次比一次難看。隨著骨膠原流失,臉部越來越消削,瀏海只會令人顯得更滄桑。從上年開始,我決定不再因為要扮年輕而剪瀏海頭了。
你是什麼年紀的人,就作什麼年紀的打扮,還是這樣比較順眼。如果可以選擇,我也不想成為Benjamin Button,而是希望與身邊的人一起成長,然後帶著我們所經歷的事,一起變老。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及到 George Orwell 的一句說話:「我們在五十歲時會得到我們應得的臉。」當我們活到 50 歲時,我們的歷練及氣質都會活到臉上,即所謂的相由心生,再多的疫苗注射與整形都是無補於事的。
現在不再介意自己變老,間中與客人談到年紀, 我都會毫不吝嗇地跟他們坦白,偶然得到一句「估唔到喎」的回應,不論是真心還是奉承,都會暗喜一下的。想起外婆今年八十有三,間中還會玩手作仔,四圍旅行, 跟我們大吃放題,還會打機,真佩服她! 外婆名言:「臨訓便要打鋪機,打到眼訓就訓。」我暫時還會繼續在睡前「食雞」, 歡迎跟我 team up。你今晚食咗雞未呢?
Comments